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姜菀秦肆 > 第58章 环环相扣,步步相连
    马车在胡同口停了下,等霍氏下了车,才又继续走,直到进了秦府大门,最后在垂花门停下。

    晴姐儿跟着跑了一天,又坐着马车晃悠,此时早已经在陈氏怀里睡熟了。

    姜菀先下车,随后从陈氏手里把晴姐儿接过来。

    “好了,菀儿把晴姐儿给我吧,怪重的,你本来就累。”陈氏在地面上站稳了,拍拍身上的灰,继而朝她说道。

    姜菀也确实有点累了,也就没客气,直接把孩子给她。

    “那二嫂你等会儿直接带晴姐儿回去歇着吧,我等会儿到永安堂了,跟娘说一声,把晚饭给你送过去。”

    姜菀见陈氏面色也有些疲态,忙说道。

    陈氏点点头,只道:“那你跟娘说一声,我明天早上再过去。”

    姜菀“嗯”了声,与她就此在垂花门分手,一个往西边二房的晨风院走,一个直直往永安堂的方向去。

    小勺原本也是要回二房的,但因着陈氏见姜菀身边没人跟着,索性就让她把姜菀送到永安堂后,再回晨风院。

    一主一仆在快到永安堂时,撞见了卓哥儿和栋哥儿。

    哥俩儿你追我赶的跑过来,似乎又是卓哥儿想去玩儿,偏偏栋哥儿要粘着哥哥。

    所以一个跑一个就追,跑的卓哥儿到底大两岁,仗着腿长把弟弟栋哥儿硬是甩了老远。

    栋哥儿倒也不急,只要哥哥在他视线内,小家伙就一直吭哧吭哧地迈着小腿追,也不喊也不恼,就锲而不舍的追。

    “卓哥儿,你跑这么快,看栋哥儿都追不上你了。”姜菀眼瞅着卓哥儿这孩子要撞到自己了,忙伸手拦了下,说道。

    卓哥儿一直回头看栋哥儿,压根没注意前面,此时听到她的声音才反应过来,小脸红扑扑地满是热汗,他抹了把额头,喘着气道:“小婶婶,你回来了啊!”

    “是啊,你今天怎么没去上课。”

    姜菀见他脸上又是汗又是泥,都成小花猫了,边说边忍着笑从怀里抽出手帕给他擦脸,声音轻柔有耐心。

    “你当哥哥的,不能这么跑,栋哥儿虽说会跑了,可他才三岁,正是不稳当的时候,身边又没个奶娘跟着,万一摔倒了怎么办啊?”

    卓哥儿闻言眨眨眼,有些迟疑地往回看了眼:“可栋哥儿没摔啊。”

    姜菀闻言摇头一笑,“那是现在没摔,万一摔一下,你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卓哥儿小眉头一皱,抬头看看姜菀,又回头看看跑过来的弟弟,过了半晌,似乎是想明白了,慢吞吞地“哦”了声,神情虽然带着不情愿,可到底是跑过去把弟弟牵住了。

    姜菀见状欣慰地笑了笑,上前摸了摸兄弟俩的头,一手一个牵着进了永安堂大门。

    那边徐妈妈刚从走廊下来,神情略带紧张,估计是在找他们俩小家伙,见三夫人一手牵着一个走过来了,顿时松了一大口气。

    “幸亏三夫人您碰到了,这才一眨眼的功夫,卓哥儿就带着弟弟跑了,让奴婢一顿好找。”徐妈妈抚着胸口满脸后怕。

    她说着,上前将卓哥儿和栋哥儿挨个打量一番,见都没什么不妥,这才缓过气来,苦口婆心地劝卓哥儿:“大少爷,您下次要是再出去,能不能支会老奴一声?不行跟其他丫鬟说一下也行,不然这一不吭声就出去了,万一出什么事可怎么办啊!”

    “知道了知道了。”卓哥儿估计是刚刚被姜菀说过一顿了,此时再听徐妈妈讲,小小的人儿就有些不耐烦,挥了挥手,绕过徐妈妈,牵着栋哥儿就进屋了。

    进屋就进屋吧,卓哥儿这个小霸王还非得扯着嗓子嚎一句:“娘,我和弟弟回来啦!”

    栋哥儿见哥哥这样,他也跟着学,“娘,回来!”

    姜菀跟在后面还来不及笑,就听屋里响起自家儿子的哭声,紧接着还有嫚姐儿的哭声。

    得,这下是真的热闹了。

    姜菀扶着额头,苦笑地进了门,朝正坐在内室榻上哄孙子的张氏说道:“娘,把小尺西给我吧,估计是一天没见了,又饿了。”

    “也不是,他就是刚刚被卓哥儿栋哥儿突然的两嗓子给吓到了,刚好喝了不少羊奶呢。”张氏话虽是这么说,却也没拒绝,任由姜菀把小家伙抱走了。

    对面坐在椅子上的徐氏也跟着叹气,“这还真是头疼,光栋哥儿一个还比较听话,只要有人哄着玩儿他就不闹,可偏偏良哥儿一过来,这兄弟俩就开始了。”

    “小男孩嘛,本来就性子活泼,也皮实。”姜菀一边给小尺西喂奶,一边安慰她。

    徐氏闻言摇摇头,右手轻轻拍着嫚姐儿后背,道:“菀儿还是见得少,以后就知道了,这男孩子和男孩子的性格也不一样的,看看你家小尺西,那不比良哥儿他俩更小?”

    “那不一样。”

    姜菀见她竟然拿自家这个才两个多月,除了吃喝就是睡的小家伙来对比,不由一阵失笑:“尺西现在也就是小,等他长到两个哥哥这么大时,说不定更闹腾。”

    这次不等徐氏说,一旁的张氏就先开了口:“你大嫂说的不错,孩子与孩子的性格还是不一样的,当年良哥儿跟尺西那么大的时候,我也带过一两次,哪回不是闹,除了高兴不哭,其他别管怎么不如意了,那一定是扯着嗓子干嚎。”

    徐氏也跟着笑:“可不是,卓哥儿从小就折腾。”

    婆媳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卓哥儿小时候的趣事儿,姜菀就在旁边抱着儿子听,此时外面天色已经有些暗了,其他几个男人都还没回来。

    估计是徐妈妈又说卓哥儿了,倒是没听他们哥俩儿再喊人,只是时不时从外面廊下传来两个小家伙的嬉笑声。

    姜菀猛地响起陈氏,忙趁张氏和徐氏说话的间隙插了一嘴,“娘,我忘了说,晴姐儿回来的时候在马车上睡着了,所以二嫂就直接带着她回去了,我刚刚进来光顾着哄小尺西了,倒是把这件事给忘了。”

    “没事,”张氏笑着摆手,“你二嫂没来我就估计是晴姐儿睡了,今天在外面,那丫头也玩儿疯了吧,跟她娘小时候一模一样。”

    姜菀闻言抿唇一笑,道:“晴姐儿比起二嫂来,估摸还是要文静些的,我今天带她出去,也没怎么闹腾,乖得不行。”

    “那是晴姐儿没怎么出过门,等再过半年她摸熟了你试试。”

    张氏轻哼了声,脸上一副你等着的样子,余光往尺西身上瞅了瞅。

    她的样子逗笑了妯娌二人。

    姜菀和徐氏相视一笑,换了话题……

    娘三一边说一边哄孩子,没过多久,嫚姐儿和小尺西都相继睡了过去。

    姜菀和徐氏一前一后的将俩孩子放到屋内的床上,叫来花生在这儿守着,相继来到外面正厅。

    “你俩坐,喝杯茶歇歇。”

    张氏指了指椅子,示意她们二人坐,顺便又往外看了看,道:“他们几个爷们也该回来了,今日好像有些晚。”

    安嬷嬷在旁边给她递了茶,轻声道:“估计是有事耽搁了,这几日大爷不是在考察书院的事情。”

    “也是,”张氏点点头,打了个哈欠,“不过,通化县总共不久一个书院?怎么还在考察,莫非是书院的院长不太好?”

    这个安嬷嬷也不知道,她没搭腔。

    反倒是旁边的徐氏闻言放下茶盏,轻声细语地解释道:“儿媳听大郎提过一两句,好像是书院里的学子太少了,院长倒也想让大郎过去,可那书院里现在的夫子都已经教了快十年了,也着实不好开口让夫子走人。”

    “原来是这样。”张氏恍然,随后皱了皱眉,“照这么说,这偌大的县城,读书的学子竟然连一个书院都不满?”

    说起这个,徐氏也跟着叹气:“就是说呢,大郎昨日晚上还愁呢,说要是当地百姓不重视读书,不尊重读书人,只怕如山的县令也不好当。”

    “这还真是环环相扣,步步相连啊。”

    张氏神情复杂地望着屋外,一时凝重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