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水新村宴席之后,秦家三兄弟难得同时回家了。
  孩子们太久没见他们了,都缠着他们在院子里玩,而秦母则带着几个儿媳在整治饭食。
  秦葭左右看了看,才对她爹小声地说道,“爹,你不是赚钱了吗?可以分点给四婶婶吗?”
  秦珩惊讶,“为什么这么说?”
  秦葭说,“因为四婶婶没钱了啊。现在四堂弟和七堂弟可惨了,以前很容易就得到的东西,现在都要干活,才能得到。”而且最好是兄弟俩相互配合,完成的才快,要是不配合,是很费时间的。
  秦葭这话像是打开了什么机关,
  “主要还是六婶婶太恐怖了。”
  “是的,自从六婶婶和四婶婶谈完之后,四婶婶就变了。”
  “不止四婶婶啊,祖母和二伯娘三伯娘也跟着起变了。”
  “如果四堂弟和七堂弟他们两个人不合作的话,想要的玩具,什么都得不到。”
  这段时间,孩子们很是过了段艰难朴素的日子。
  秦家三兄弟对视眼,都觉得这里面有事情。
  很快,他们就分别从秦母、四弟妹以及孩子们的口中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秦昭得知兄弟俩打架时,当即个冷笑,活动手腕,“打架了?还有精力打架,那就是太闲了。”
  这时,秦澹紧紧地抱着哥哥秦滨的手臂,害怕极了。
  而秦滨呢,即使很害怕,还是挡在弟弟身前。
  秦珩扫了秦昭眼,对秦滨和秦澹温和地道,“别怕,你三伯不打人。”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人们都那么恐怖的吗?四婶婶六婶婶这样,现在连三叔|三伯也这样,他们只是打了架而已啊。
  苏静对现在的情况很满意。
  六弟妹让她成为两个孩子的共同敌人,引导两人团结在起,致对外。
  秦滨是个正直大气的孩子,每次兄弟两人同心协力赢回来奖励之后,她就视情况,将奖品交给其中个来分配。
  如果两人出力相等,或者秦滨略微胜出之时,她把奖励交给秦滨,由他来分配。
  他每次都是平分的,尽量地做到公平公正,如果遇到没办法平分的时候,他想了想,会把大的那份让给弟弟。
  每逢这时,她就会让秦澹这个弟弟谢谢哥哥,教他要懂得感恩。
  如果两人中,秦滨明显出力最多的时候,她就把奖励交给秦澹来分配。
  秦澹年纪虽小,但基本的是非观是有的,而且明白多劳多得的道理,由他来分配奖励时,他也会尽量地做到公平,把多的那份给哥哥。
  虽然也会掺和了点小心思,纵然拿小的那份,也会让自己少的不那么明显。
  但秦滨很满意啊,兄弟俩的感情渐渐就好了。
  六弟妹说得对,当你学会考虑别人的时候,别人才会把更好的给你。秦澹需要明白的就是这个道理。
  秦家三兄弟弄清楚整件事情之后,决定顺着六弟妹的办法走。
  这时,孩子们希望他们能给他们四婶婶点钱,好让秦滨和秦澹好过点,不用那么辛苦。
  秦珩等人对视眼,告诉他们,因为身份的限制,他们很多时候干了活,都是白干的。
  “咱们家怎么那么穷啊。”秦瑜哀嚎。
  秦昭摊手,“没办法,你爹和几位叔叔伯伯婶婶,都是很努力,才能养得活你们这些小家伙的。”
  “太辛苦了,为什么就不能直接暴富呢?”秦葭叹气。
  其他孩子纷纷点头,无比赞同。
  暴富是六弟妹说过的词,很形象生动,孩子们记住了。
  秦昭不知道想到什么,幽幽地说道,“想法很好,我们不能直接暴富的原因,大概是财神爷拿我们当外人。”
  亲儿子秦瑜点头,“有道理,财神爷拿你当外人,拿六叔叔当内人。”
  哈哈哈!秦珩和秦晏等人都忍不住笑了。
  秦昭冷笑,“我看你小嘴你会叭叭的,要不要爹把你送给你吕叔公,让你继承他的衣钵算了?”
  秦瑜连忙捂住小嘴。
  吕颂梨回来的时候正好听到他们的对话,不由得忍俊不禁。
  秦瑜眼睛滴溜溜地转,“六婶婶,你笑什么啊?我有说错嘛?”藲夿尛裞網
  “你没说错,很对。”关键是,你不能拉个,踩个,往你亲爹的伤口上撒盐。
  秦瑜连忙朝吕颂梨跑了过去,“是吧是吧?爹,六婶婶都说我说得对。”
  秦昭眼睛微眯,臭小子,晚点再收拾你!
  然后接下来整个晚饭时间,秦瑜都紧挨着吕颂梨,显然将她当成了护身符,直至她回房休息,没多久,三房屋子里就传来秦瑜的嚎叫声。
  接着是秦母和二娘起敲门的声音,“老三,你悠着点!不许打孩子!”
  “娘,二娘,这事你们别管了,我自有分寸!”秦昭觉得自己挺冤的,天知道,他只是往这臭小子屁股上轻轻拍了掌而已。
  表态之后,秦母和二娘就回房了。
  ……
  侯城街道
  “大家快去看啊,红墙又张榜了!”
  “走,看看去!”
  郡守府,也就是原县衙旁边有堵长长的墙壁,原用于张贴官府的各种告示的。
  后来演变成,除了官府会在上面张榜之外,些得到官府承认的商号字号也会在上面张榜发布些好消息。
  因为张贴的都是红榜,而且通常都是好消息好事儿,被老百姓们戏称红墙红榜。
  和许多地方,官府张榜,老百姓们就避之不及的情况相反,侯城老百姓们对于官府张贴的告示挺有好感的。
  红墙下的老百姓们发现,这次红墙上从左到右共张贴了三张红榜。
  老百姓中,不识字的人居多。位老汉请求旁边书生模样的年轻人,“这位小哥,能帮忙念念三张红榜都写的啥吗?”
  “可以的。”年轻书生便开始念红榜上的内容。
  底下的老百姓们都认真地听着。
  在年轻书生的解释下,老百姓们听懂了,三张红榜都是招人的。
  第张是郡守吕德胜招门客幕僚,第二张是官府这边招人,招的是文书以及夫子,第三张是辽东商会招聘人才。
  “上头说了,有意者可报名,报名后需要考试,会择优录取。”
  不少老百姓望洋兴叹,这次招的都是读书人,还是得送娃去读书啊。
  “上面没写薪资待遇啊。”
  “用不着写吧,我们村村长的儿子有幸进了辽东商会,待遇福利那叫个好呢。上面招的人,给的薪资待遇肯定不会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