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安民离开南地了,他要回长安复命了。
  查抄朱家所得,也被秘密运走了,其中包括贱卖朱家产业所得。
  另外,小朱涯岛的金矿被朝廷安排的人入驻挖掘了。
  至于朱氏族的人,随后会被就地诛杀。..
  不过查抄朱氏族所得之三十万石粮食,在左安民请示过皇上之后,留在了南地,用于解决南地的问题。
  朱家的产业田地千顷、店铺百间,全都变卖了,被谢湛以半数的价格买下。
  谢湛所用之银钱,乃继承自陈家的现银。
  谢湛几乎抽调了陈家面上所有的现银去购买朱家的这些产业。
  如今朱氏族的产业尽握他手,加上陈氏族原先的产业,谢氏族如今跃成为南地最大的势力。
  此时,谢湛在对自己的计划做最后的复核。
  先前他让左安民命令郡守封锁南地的大小城门,是为了不让辽东郡的来人走脱。
  现在他答应了放秦晟薛诩等人走,但南地的各大城门不能随便开。
  如今南地各大城门外都是灾民难民,城门开,必然全部涌入城内。
  他准备着手解决南地灾民的问题了,其实就是衣食住行的问题,首要的当然是吃饭和住宿的问题。
  他决定用以工代赈之策。
  此计策起源于春秋时期,当时齐景公在发生消灾后拒绝放粮赈灾,于是相国晏婴便借齐景公欲修路寝的机会,雇佣灾民,故意扩大建设规模,以此延长工期,达到救灾的目的。
  当时的情况和现在很像,谢湛觉得可用,便决定仿照先贤,以此来解决灾民问题。
  后来吕颂梨得知谢湛用了此法时,还赞了句谢湛脑子灵活。以工代赈的思想最早的记录起于春秋时期,随后在宋朝兴起,当时不但有政府组织还有民间官绅参与。谢湛能在这时学之用之,很厉害。
  谢湛算了下手上的粮食,除了皇上留下来的三十万石粮食之外,他打算将陈家的二十万石存粮也拿出来,然后再找大户人家化点缘。
  而且江淮两地的粮食快下来了,他只要让灾民们安然渡过这段时间,就基本能完成他向皇上立的军令状。
  想到就做,谢湛去了趟南地郡守府,将以工代赈的想法和郡守道出。
  郡守已经从钦差大人左安民那里得了令,说谢湛处理南地问题是得了皇上特允的,让他全力配合。
  郡守大人得了计,当即准备往城门外贴红榜,召集老百姓做工。
  谢湛从郡守府回到谢府,属下来向他禀报了辽东商会书肆的所做所为。
  谢湛将秦晟薛诩等人放走后,虽然让围在嵇府和辽东商会书肆的官兵撤走了,却觉得对他们决不能放松警惕,便直让人监视着他们。
  得知了辽东商会书肆的做法后,谢湛眼便知他们打的是什么主意。
  他的反应不慢,当即亲自走了趟陆府。
  陆老爷子身体不好,近来也直卧病在床。
  谢湛亲自来到陆老爷子的院子里探望他。
  贵客登门,陆翡作为现任陆家家主,自是要作陪的。
  三人就在陆老爷子院子的偏厅就辽东商会书肆的所作所为商量了很久。
  谢湛离开后,陆老爷子既喜且忧,他喜的是,谢湛这个年轻人太厉害了,不愧是长安城大家族培养出来的继承人,他忧的也是谢湛的厉害。
  陆老爷子看着站在旁的大孙女,最终只能深深地叹了口气。
  针对辽东商会书肆离去前含沙射影的说辞,陆氏很快就做出应对。
  陆氏包下了南地最大的酒楼,给曾经在陆氏书肆消费过的读书人都发了请帖,邀请他们聚。
  接到请帖的人得空的几乎都出度了,大家都好奇陆氏想说什么。
  陆家老家主陆老爷子陆远恒,携着新任家主陆翡现身酒楼,情真意切地和大家说,“陆氏书肆能有今天,感谢大伙直以来的支持。”
  台下书生议论纷纷。
  “这话中听。”
  “你们陆家也知道啊?”
  陆老爷子继续说道,“这次请大家来,是想和大家伙谈谈。我知道近来因为某些原因,大家对陆氏书肆意见很大,甚至因此起了离开南地的心思。大家的诉求,我们也看到了也听到了。”
  书生们安静了,主要是陆老爷子副风烛残年的样子,站在那里,说的话也很真诚,这让他们都不好意思说出什么苛刻的话来了。
  “陆家以往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我们已经在努力地改进了。陆翡——”陆老爷子朝她招手。
  陆翡上前,站在他的旁边。
  陆老爷子才继续说道,“这是我们陆家的新家主。书籍纸张文房四宝等价格偏高,我们会努力降低成本,让大家都能买到物廉价美的东西。请大家给我们个机会,并且监督我们。”
  陆老爷子说完,给他们行了个鞠躬礼。但因为身体不好,腿抖得厉害。
  书生们看着不忍极了。
  “陆老爷子,你还是坐下吧。”
  “陆大小姐,你扶你祖父坐下啊。”
  陆翡上前搀扶,却被陆老爷子拒绝了。但陆老爷子虽然拒绝了坐下,却慢慢直起了腰。
  “老夫很赞成张载先生所说的那几句话,读书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南地是咱们的根,这里的老百姓是我们的乡亲。而南地刚经历天灾,正风雨飘摇,也是最艰难困苦的时候,大家不能舍它而去啊。否则我们陆家真是万死难辞其咎。”
  陆老爷子说完这些话,才终于在陆翡的搀扶下离开了。
  看着他这副模样,书生们心酸不已。
  陆老爷子回去后就病倒了。
  陆家的这策略,对读书人来说还是很震撼的,足够真诚,诚意十足。
  六大世家排行第二的陆家低头了啊。
  瞧,人家陆家连家主都换了,诚意还不够吗?
  却不知,陆家这是废物利用。
  但效果却很好,不少读书人都打消了离开南地的念头。他们想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事,何况父母在,不远游。
  而此时官府张榜说明灾民可以以工代赈,以此换取口粮的事,并且征集读书人辅助官府做些登记安民的工作。
  不少读书人都前去报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