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侯城来了很多陌生的面孔。
  据城门守卫处对进城的人进行路引的查看和统计,近来来侯城的陌生人,哪里的都有。
  吕颂梨就知道,这第波人的先头部队陆续到达了。
  那些人不像嵇无银样,目标明确,路直奔侯城而来,这个时间点到的,已经算来得快的了。
  吕颂梨将徐正喊来,再次叮咛,“近来会有很多外乡人到侯城来,你安排人多巡逻。如果遇到外乡人和本地人起纠纷了,定要谨慎处理。如果遇到事关外乡人,又处理不好的事情,你直接找郭大人、薛先生或者找我都行。”
  吕颂梨很看好最先到侯城来的这批人,肯定不是那等蛮横无理之人,反倒是要约束下他们当地的老百姓,可不能看人家是外地人就欺生,败好感。
  徐正郑重地答应下来。
  辽西郡
  平州刺史施焘最近被吕德胜弄得很烦。
  这厮脑门拍,想出是出。位于襄平的郡守府那么气派他不待,非要将郡守府安置在侯城,甚至还将县衙直接改成郡守府来用。
  知道这事时,他还冷笑,随便他!
  没想到这厮很无耻,竟然拿着皇上准许他将郡守府安置在侯城的谕旨,跑到辽西郡刺史府来问他要钱?
  施焘自然不可能答应。
  吕德胜就直接拿谕旨来压他,说什么皇上都同意他将郡守府安置在侯城了,就是同意他在侯城建新的郡守府的意思,他这个平州刺史应该打开府库给他拿钱。
  如果他不给,他就向皇上告状,说他不忠心,不肯为君分忧。
  施焘恨死了他这副拿着鸡毛当令箭的样子。
  但他不得不顾忌,吕德胜先前是御史,他谏言的能力举朝闻名,被他参上本,他不死也得脱层皮。
  另外,这是新帝即位的第二个年头。他在新帝心里估计也就是个平平无奇的刺史,非他潜龙时期的臣子,没有从龙之功,如今更不曾简在帝心,或者能力强到成为国之柱石。
  要是被吕德胜参上本,他头上的乌纱帽怕是是会摇摇欲坠了。
  想明白之后,施焘觉得不要冒险了,决定给吕德胜打发点,于是他问大管家,“吕德胜呢?”
  大管家:……
  “怎么?”施焘有种不好的预感。
  “吕大人带着张小板凳在刺史府外静坐。”
  施焘仿佛听到什么天方夜谭,“他什么毛病?”要做出这种无赖逼债的模样?
  大管家也很无语,反正这吕大人就是个意思,我要迁府,给钱!
  施焘气得拍桌,“他是无赖吗?他堂堂个辽东郡守,还要不要脸了?”又把他当作什么了?
  吕德胜:他不要脸,要钱。
  最后施焘深吸口气,“去,把他喊进来。”别在外面丢人现眼了。
  施焘将人喊进来之后,本打算意思意思给两三千两将他打发掉。
  但到了最后,他还是多给了,给了千两。
  吕德胜见到松口给出这个数之后,脸色黑沉沉的,便知再往下薅估计要翻车了,于是见好就收,麻溜地让大管家带他去拿钱,他要回家。
  刺史府大管家:……你要不要使唤人使唤得那么顺手?
  施焘深吸口气,免得自己被气死,“带他去拿!”
  最后,吕德胜拿到了千两银子,他想换成金子来着,但刺史府府库的账房硬邦邦地拒绝了他。
  吕德胜只好将他的人喊进来了。
  等他马当先,带着六人挑着担子离开刺史府时,大门砰地就在他们身后关上。
  “大人?”
  “无事,我们先回去!”
  吕德胜心说,要不是每次收税时,你硬要带走大部分税收,只给辽东郡留点点渣渣,我何至于连建个新府的钱都要问你。
  如今,能名正言顺地问要钱,他干嘛不来?
  他们辽东郡虽然有几个来钱的渠道,但现在动工的地方也多,各项支出很多的。用他闺女的话来说,苍蝇腿再小也是肉啊,有机会搞到手就不要放过。
  辽东郡,侯城
  詹若水行人进入辽东地界后,沿着宽敞的官道路慢悠悠地走着,欣赏品味着沿途的风土人情。
  不得不承认,他们遇上的人,精神面貌都很不错,比他们路来遇到的人要好。
  有时候詹夫子会下马车,和路边劳作的农人聊上会,问问他们今年的徭役,如今的粮食可够吃等等问题。这些农人无例外,都很推崇他们的新任郡守吕大人。
  到了侯城之后,詹夫子让弟子驾着马车直接来到郡守府找吕明志这个小弟子,点也不讲客气。就连他半道上捡的两个人说要走,都被他拉着起来了。
  吕颂梨听说詹若水行人到了,很是高兴,吩咐人去城北将吕明志喊回来,然后便和她娘蒋氏起来到大门迎客。
  吕明志最近都泡在城北那座四进院子里,吕致远则是早上过去,晚上回来。..
  蒋氏见到人就连忙招呼,“詹夫子,各位贤侄,快请进。詹夫子,我家老爷和明志现在不在府中,未能相迎,还请勿怪。我们已经让人去喊明志了,估计会他就回到了。”
  詹夫子是见过蒋氏的,当下微微颔首,带着弟子入内。
  蒋氏让下面的人上茶水点心来招呼他们,自己则和詹夫子有搭没搭地说着话。
  没多久,吕明志果然回来得很快。
  他回来后,吕颂梨和蒋氏就出去了,将花厅让给了他们,免得他们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