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伍仁谁也不劝,投与不投,全凭自愿,自己做决定。因为这事,但凡有犹豫的,将来都是个麻烦。
  他们用黑色的粗布搭了个棚子出来,伍仁在里面做登记,每个人进去趟,从棚子前面进去,后面出来。只要他自己不说,其他人不会知道他有没有投钱。
  此次登记,前后只用了两个时辰,其中个时辰还是最先预留给他们的思考时间。
  吕颂梨拿到结果看,还挺意外的,竟然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愿意追随他们。
  秦晟将头凑了过来,肩膀紧挨着她的肩膀,看到名单上的结果,点了点头,“这些人还挺有眼光的。”
  吕颂梨看了他眼,微微让开了点。藲夿尛裞網
  但她刚让开,秦晟就更进步,将两人之间那条缝隙给补上。
  吕颂梨无奈地看了他眼,这家伙太粘人了……
  她也不忍赶他,只好再次将目光落到名册上。
  伍仁记录的名册上,周达、马进所领的侦察队和护卫队全员参与。杨威镖局,只有两人掉队。押司差役那边,徐正投了,还投了不少,这路挣的投了大半进来。四个差役里面,丁贵山和鲁鹏都投了。
  再看不愿投的,大多都是家累重,故土难离的那小撮人。吕颂梨也能理解,并不怪罪。
  吕颂梨看完之后,便越过秦晟,将名册递给了旁的秦珩,再由他传递下去。
  对于这个结果,秦珩和秦昭都心里有数,见到的时候并不算意外。倒是秦晏,对于杨威镖局有那么多人愿意追随他们,是有点吃惊的,最吃惊的当属看到徐正和两位差役都愿意追随他们。不过吃惊归吃惊,这个结果还是很让人高兴的,说明他们家凝聚了人心。
  在秦家人在看名册的时候,其他团队好友之间也在互通有无。
  侦察队和护卫队的成员们,在起勾肩搭背,叽叽呱呱……
  刻钟不到,周达、马进、胡光聪碰头。
  胡光聪最先说道,“我手底下的人都投了,他们不愿意离开世子爷和六少六少夫人。”
  周达和马进对视眼,腹诽,你们不愿意离开六少六少夫人才是重点吧?世子爷是捎带上的。汇合的这几天,他们多少也看出点门道来了。
  周达立即接道,“我底下的人也是。”
  马进也不甘示弱,“我们也是!”
  周达提醒,“跟去龙城的兄弟咋办?”这些人原还是他的手下呢。
  胡光聪嘿嘿笑,“放心,我给他们都投了。”
  周达和马进朝他竖起大拇指,强行绑定,还是你厉害点。
  “很好,大家都没掉队哈。”
  其实也不难理解,周达、马进所领的侦察队和护卫队先前就是秦家的私兵,他们对秦家很忠心的。
  而且,后面胡光聪带领的侦察队,因为这路跟随吕颂梨等人,起经历了很多事。
  六少夫人和秦家几位少将军行事公允,愿意和底下的人分润功劳。从这点看,他们不仅可以共患难,还能同享富贵,这让大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都很高。
  最重要的是,将无能,累死三军。他们大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们太知道上头的人无能所带来的危害了。
  现在,在六少夫人的谋划下,不管是跟在世子爷还是六少将军等人手底下办事,都很顺利。
  那种简单模式,他们可太喜欢了。
  周达马进所带领的护卫队虽然是后面汇合过来的,但受其影响,对秦家几位主子的认同感也很高。加上先前六少夫人和世子爷等人起投钱给他们赚分红的事,让他们个个都更忠心了。
  因为六少夫人说不二,说分钱,是真拿真金白银出来给他们分的。虽然因为药材还没售完,六少夫人只能给他们先预支部分钱,每人两百两,也就是二十两金子。这钱拿到手的感觉是不样的。
  杨威镖局这边呢,好友之间也三三两两地聚在块说出自己的决定。
  能出来的,都是敢拼敢闯的。这路,秦家人和六少夫人做事有章有法,赏罚分明,不会因为感情亲疏而区别对待,这就很折服人,值得追随。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嘴甜,都擅长拉关系的。
  再看押送的官方队伍,徐正是打定主意要跟着吕颂梨的,甚至已经打算举家搬迁了,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投资的机会。
  丁贵山和鲁鹏家累不重,对他们来说,只是舍弃个皂吏的身份而已。
  但他们觉得值得。这回押送,是他们自打进入衙门以后最轻松的段时间。队友间没有太多的勾心斗角,也没有好处独占,黑锅倒是丢给他们下面的人来背的上峰,大家只要各尽其职,努力干活就行了。
  没投的两位差役心里不是不羡慕,奈何他们在长安有大家子的人,他们是不可能离开长安的。
  名单出来后,眼见着还有日的路程就到襄平了,这晚,吕颂梨他们再次开了个碰头会,与会的人员除了吕颂梨本人和秦家四兄弟还有杨威徐正等人之外,还增添了周达、马进、胡光聪三人。
  大家起坐下来,商量了接下来的行动。
  接下来,到了襄平,徐正把他们交给襄平官府的人,就算完成任务了。具体怎么安排秦家的人,是襄平官府这边的事了。
  徐正以及四位差役,需要返回了。
  杨威镖局也不会在襄平逗留太久。
  目前侦察队和护卫队,共十四人,半跟着徐正以及杨威镖局的人返回长安接人,另半,则留在襄平待命。
  这晚,吕颂梨私下给了徐正封信,让他回到长安之后,交给她爹。吕颂梨有预感,她爹想离开长安,怕是不会那么容易了。
  翌日大早,他们行人简单地用过早饭之后,就往襄平而去。
  仅两个时辰,他们就到了襄平城外。
  他们抬眼望去,只见城门上,刻着襄平两个字。除此之外,城门边上还矗立着块大石碑,石碑上用朱砂篆刻着襄平两字的草书体,有种磅礴之气。
  这时正是中午时分,城门外,不少老百姓正在排队,等着进城。
  徐正和四位差役驱使着秦家人排在队伍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