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城县衙
  陈平和刘贺山看着新鲜出炉的和平条约,至今都不敢相信,
  他们这个勉强凑起来的人谈判团,竟然真的和鲜卑签下了三年的和平条约。
  不是他们变厉害了,也不是鲜卑变弱了,而是新来的吕大人太强了。
  如果他们生活在后世,就会知道个词,叫carry全场。
  旁边的乐桂才喝着茶,整个人却在走神中,他同样没想到这事竟然真的被吕德胜给办成了。
  这时,侯城这边负责接收马匹的小官吏进来了,“大人,鲜卑给我们送来的十匹马虽然是战马,但都是母马,且品质应该是鲜卑那边最次的。”
  陈平和刘望山对视眼,心中叹气,果然,鲜卑那边的人也不傻。
  其中以乐桂才最为失望。
  直以来,鲜卑为了保证他们骑兵在战场上的优势,对自家战马都是严防死守的,马匹对大黎是禁止售卖的。鲜卑王庭对马贩子私自售卖马匹的行为也是严惩不贷的。
  般能出售给大黎的马匹都是动过手脚的,无法产下优良的下代,导致大黎这边是又气又无奈。
  对此,吕德胜倒是无所谓,用女儿的话来说,这次搞不到,下次再搞就是了。
  只要锄头挥舞得足够勤快,没有挖不倒的墙角!
  吕德胜的乐观感染了乐桂才几人。
  往好的方面想,这些马匹品质次是次了点,也是相对鲜卑血统优良的战马而言的,而且至少没被动过手脚。如果能找到质量上乘的公马与之配对,产下的下代马匹质量应该不差。
  外事解决,接下来就是解决内部矛盾了!
  陈平刘望山几人面面相觑。
  他们已经收到消息,他们的刺史大人已经组织人将被堵的那段官道给疏通了,正在赶来侯城的路上。很显然,这次他是来兴师问罪的。
  “吕大人,你可有什么章程?”
  “先不忙这个。”吕德胜在思考该怎么向朝廷邀功。
  见他不上心,陈平不由得提高了声音,“吕大人,你真不怕刺史大人生气啊?”
  其实他们想说的是,你真不怕刺史大人问罪于你?
  “他有什么好生气的?”吕德胜不以为意地说道。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的?你欺上瞒下,越权擅权——”
  “你们说这个啊?这次谈判虽然是我力主的牵头的,但他身为平州刺史,也能分润到功劳的,为什么还要生气?”
  当然,最大的功劳他必须揽到自己身上,这是毋容置疑的。闺女那么费神费力地谋划,最大那颗果实必须是自家的!
  “还有,你们也有功劳,等我稍后上表朝廷,为吾等表功。”
  这回轮到陈平和刘贺山等人说这句话了,“大人,这个先不忙。”你不将刺史大人和郡守大人的问题解决了,他们不敢领功啊。
  出息!吕德胜无语地看着他们。
  那份签署好的和平条约转了圈之后,再次回到吕德胜手上。
  吕德胜看了半晌,拍桌子,“来人,张榜!将此次谈判成果全城张榜,告知于民!”
  “是!”
  说做就做!底下的人赶紧去誉写红榜去了。
  吕德胜和乐桂才他们说,“咱们取得那么大的成果,必须张榜!以安民心!与民同乐!”
  乐桂才三人对视眼,摇了摇头。
  心大还是你心大!
  张扬还是你张扬!
  吕德胜,你可以的。
  侯城的差役共在侯城贴了张红榜,整个县城东南西北四处外加县衙外处,每贴张路都是敲锣打鼓去的,并且每张红榜旁边都安排了人唱读。
  这热热闹闹的场景,吸引了不少老百姓聚集过来。○.
  等老百姓们听完差役的唱读后,忍不住议论开了。
  “鲜卑人走了,是真的吗?”
  “是真的,我亲眼看到他们撤离侯城边境了。”
  对鲜卑人来说,这会正是春牧时期,他们会不断地转移居住地,往水草丰茂的地方迁移放牧。若非此次拓跋连小王子被捉,他们也不会在这个季节就驻扎在侯城边上。
  “这红榜上的意思是这次不会打仗了?”
  “不会打了,不止这次,接下来三年,鲜卑人都不会南下了!”
  “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鲜卑大王子都在和平条约上签字了。”
  “签是签了,但鲜卑人讲不讲信用的?”
  “那肯定得讲信用的。这次的和平条约,不仅拓跋大王子签字了,还用了王族大印。这相当于鲜卑可汗都答应了。他们不守约的话,不要脸的吗?而且这合约也就三年而已,时间又不长。”
  “真好,这三年我们再也不用担心鲜卑人会打过来了。”
  “这次多亏了吕大人啊。”
  “是啊,他刚来上任,就为侯城做了这么大件好事,真是个好官啊。”
  “你们知道不,这个和平条约里,吕大人还特别弄了条补充条款,条款上写了,要求鲜卑三年内不得骚扰入侵平州四郡,特别是咱们辽东郡!”
  “这是啥意思?”
  那人清了清喉咙解释道,“这补充条约的未尽之语,就是相当于吕大人对鲜卑大王子说,你们鲜卑三年内不得南下,如果实在要毁约南下,也不要在平州四郡特别是辽东郡作乱!”
  “啊?还能这样吗?”
  “当然,这是因为此次谈判是由咱们侯城县令吕大人主持的,这个补充条约也是他为咱们平州四郡为咱们辽东郡争取到的。”
  “不是,如果人家鲜卑都要毁约了,还会管毁次约还是毁两次约吗?”
  “话是这么说,但这合约对鲜卑来说好歹是个两重约束。他们要是敢在这三年里骚扰入侵我们辽东郡,那就是二次打脸!你觉得他们自己抽自己次嘴巴子好,还是抽两次好?”
  “有道理。看来这未来三年,我们平州辽东郡是最安全的!”
  “就是这么个意思。”
  “那我写信给我舅舅,告诉他可以带着家人回来了!”
  “那我得写信给我大姨,让他们从辽西郡搬到辽东郡来。”
  “我写给我大伯,让他赶紧回辽东郡老家来!”
  “写信太慢了,我过两天亲自去玄兔郡接人!”虽然同属平州,但到底不如辽东郡安全!
  县衙边上,吕德胜和陈平刘贺山等人就在边上听着老百姓们的讨论。
  “旦啊,吕大人这招使得好。”陈平和李旦咬耳朵,悄悄感叹,“真是水军请得好,事情进展妙。”这悄悄话的声音有点大。
  什么水军?他这是请来专门给老百姓解读政策的,才不是水军呢。吕德胜坚决不承认。
  红榜下,有老百姓大着胆子上前问旁守着的差役,“大人,我家还有挂爆竹,能不能拿到县衙来烧?”
  “我家也有,也可以拿来。”
  “稍等,我去请示下咱们县令大人。”
  对于老百姓们的请求,吕德胜当下拍板,“今天是个好日子,爆竹烧起来!敲锣打鼓舞狮队,安排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