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董大宝收拾收拾,一手拎着包,另一手抱着娃去找了一间招待所住。
他数了数自己身上的开销,除去给孩子买奶粉和各种用品的钱,只剩下不到一百块。
这些钱在京市肯定是活不下去的。
小孩这个年纪,还没断奶,身边离不开人照顾,董大宝知道自己无法出去工作,就只能腆着脸看能不能再回到环泗岛。
起码那边包住包吃,也有学校,小学、初中都有,部队给包上学的费用。
第二天,董大宝就买了一张返程的火车票。
只是这回他不再是独自一人,怀里抱了个奶娃娃。
经历了数天坐火车的波折,董大宝好不容易才抵达环泗岛。要不是他认识船夫,对方军人还不一定让他登船呢。
负责驾驶小船的士兵纳闷道:“同志,上面不是说你遣返回家了吗?咋的又回来了?”还大包小包的,带了个娃。
董大宝闻言立马义正严辞:“家?我哪里有家,环泗岛就是我的家。部队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
士兵:“……”
小孩子晕船,船一撑起来行驶,董小宝就趴在董大宝怀里哇哇大哭,哭得震天响,怕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听到这撕心裂肺的哭声,都得畏惧得抖三抖。
董大宝带着儿子直奔后勤办,不出意外,对方拒绝了他重新回来的请求。
部队负责人刘军不耐烦道:“董大宝同志!我上次不是跟你说的很明白了吗?你领了遣散费,就不能再回来了。要么我给你写封信你自己去附近县城农村里找集体大队落户,给你分房子分田。”
董大宝心想农村哪里有环泗岛部队里的生活条件好,当他没去过农村啊?
“不,我不想去。长官,您能给宽容一下吗?”
环泗岛附近的县城、村落,最早追溯到几百上千年前的古代,这边都不是以农业为生的,而是以渔业。
沿海环境注定了这边的田地不适合种植农作物,粮食产出量很低。
所以当环泗岛这一片被划分为军事重地,禁止渔民出海,将他们改为农民后,这附近村民的生活水平都一落千丈。
你说以前再穷,好歹不会饿肚子啊。随便拿个网坐船出海往海里一捞,鱼肉海鲜管饱。
现在,一年能吃上两回肉就是谢谢天谢谢地阿弥陀佛了。
而且这边农村住的都是土胚房子、木头茅草屋,相比之下,环泗岛上全部的房子都是近几年刚修起来,方方正正的砖瓦二层屋,很结实宽敞。
在环泗岛上又一日三餐部队包吃,生活上的衣食住行,部队里基本也给包了。
所以董大宝根本不想离开部队。
听说在农村里种田每年还要上交给村里大队集体粮食,多坑啊。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粮吃不到,得先优先上交给国家。
他脑子进水了,才会去农村。
可刘军可不管他怎么想,直接一锤定音道:“这事儿我帮不了你,是你当初自己要走的。”
董大宝苦着脸,指了指自己怀里的奶娃道:“我都说了,我是去接我儿子啊!我儿子才几个月大还没断奶,要是把我们父子俩赶到农村去,我们咋活。”
刘军上下打量他和孩子道:“这不会是你从别人那儿拐来的吧?”
董大宝急了,“不是!他就是我亲生儿子,叫董小宝!”
刘军仔细一瞧,才发现这个孩子的确跟董大宝有几分相像,内心腹诽:也不知道这个傻子找了哪个冤大头女人,居然还帮他生了孩子。
不过董大宝既然没把女人带回来当媳妇,就说明这事儿准不光彩。
刘军不想去举报他,懒得掺和这事儿,直接断然拒绝让董大宝重新回来,把他赶到了附近县城的大鱼村,跟大队联系了安排给他落户,分田分地,自觉已经仁至义尽。
董大宝没办法,事已至此,便只能在大鱼村安顿下来。
幸好村里给他分的不是泥地,而是一间以前老人遗留下来的茅草破屋,勉强有个能遮风避雨的地方,不至于和孩子露宿村头。
孩子董小宝也一并落户在了大鱼村,父子俩就这样成为了大鱼村双井大队的一员。
双井大队对董大宝的到来还是挺欢迎的。毕竟他是一个正值壮年的劳动力,又刚从环泗岛部队那边过来,瞧着就很能干的样子,对村里的发现有利。
要不是董大宝过来时带着个自称是他儿子的奶娃娃,村里指定就有媒婆要给他介绍对象。为了儿子,董大宝可以说是豁出了老命。
白天种田,就把他放在身后的背篓里,给他用荷叶挡住遮阳。
辛辛苦苦下来攒点工分去跟大队换粮食,倒也能勉强养活自己。
-
时间飞逝,一晃几个月过去,许诗霜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现在已经跟皮球一样了。
她现在走路都格外艰难,走久了脚会浮肿很累,干脆就天天躺屋里歇息。
四合院里房子是有台阶的。
苏娟芳担心她半夜起夜不小心走空摔倒,干脆就每天把夜壶提到她房间里,叫她晚上上厕所不用出去。
不知道是孕期还是濒临生产期焦虑,有时晚上许诗霜都一整夜翻来覆去睡不着。
陆星剑看在眼里,格外心疼。
“要是我能帮老婆生孩子就好了。”他在心中默默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