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贴心地给两个小孩都准备了特效药,并附上信件告诉他服用方法。
两口子哪儿还敢再拖,赶紧给小孩子都喂着吃下去,然后泡热水给自己、爸妈都弄了药吃。
不得不说,许诗霜不愧是在部队里当军医的。
几服药吃下去,他们发了发热,感冒就全都差不多好了。
许国栋和苏娟芳病好以后,整个人都舒服了。
“还是闺女医术厉害。”苏娟芳感慨。
他们瞧着闺女寄来的口罩,也是十分纳罕。
这用料,摸着的手感就不一般,难怪能隔绝病菌呢。
“诶俊彦你说,小姑从哪儿弄来的这些?”陈春英拿起一个口罩打量,咽了口口水道:“就是部队里也不见得有这玩意吧?”
许俊彦沉着脸道:“你少打听,我们自己用就行了,不能让其他人看见。”
陈春英连忙点头,“我知道我知道。”
许家人把这小姑子当眼珠子宝贝一样,就是给她十个胆也不敢触这霉头。
她娘家人也感冒了。她妈倒无所谓,主要是陈春英弟妹,她对弟妹还是有感情的,本来想弄点药给他们吃。
小姑子寄过来的药还有剩余。但他们病情好转后苏娟芳几乎是立刻就把剩下的药给拿起藏了起来,不许任何人拿出去给别人使用。
照她的话来说,“小霜把部队里专用的药给我们,本来就不好,我们可不兴传播出去给她造成影响。”
……
一晃岛上的学校已经停课快一个多月了。
谢烨霖每天待在家里闲着可无聊。
隔壁曾时光一家之前也感冒了,陆星剑不允许他去找曾时光玩,谢烨霖就只能发呆。
后来许诗霜看他实在看起来像朵长地里的蘑菇一样要发霉了,就去了一趟学校老师家,给他拿了一堆作业回来。
谢烨霖:“……”
还不如让他闲着呢!!
许诗霜还在和医院的医生们一起研究特效药。
因为她这边可以看到现代感冒药物的配方,所以有天然优势。
再加上银色箱子的医生在线问答系统帮忙,很快就有眉目了。
除此之外,上面还拜托让许诗霜写一篇关于预防流感的文章,发布在部队报纸上。
写文章啥的对如今的许诗霜来说就是信手拈来。
后来这篇文章发出去,由于实用性太强,还被《人民日报》,《省城报纸》等纷纷转载。
许军医这个名字,又一次传遍全国。
-
一个星期后,许诗霜等人正式研究出七零年代版本的流感特效药。
至此,困扰南方的流感算是差不多结束了。
其实这种流感就算没有药,也会随着开春逐渐暖和而结束。
但许诗霜他们研制出来的药,通过大面积生产下放到全国各个卫生院后,加快了这一进程。
许多大城市的医生,包括华国医师协会,预防流感组织的领导们得知这种药物竟然是边陲前线一个海岛野战医院的医生们研制出来的后,都挺惊讶。
而在知道是被一个年纪不到二十岁的女军医带头研发的之后……集体震惊。
许诗霜这个名字……听起来好耳熟。
一个老医生立刻开口:“我记得,这个女娃子之前写过很多则牙科文章,我看蛮有建树的。”
另一位医师协会的大领导陷入沉思,半晌道:“她这么小年纪就有如此本事,莫非家传渊源?”
“有可能。”
“她既然选择参军当一名军医,就证明她有一颗建设祖国奉献自己的心。老泰,这样的人才,我们协会可千万不能埋没了啊!”
……
许诗霜此时还不知道,她研究出这个药物的后续在华国闹得挺大的。
毕竟从此以后,这种特效药的研发名单后面就要跟上她的大名。
还有杨巴、孙军医等人。
不过杨巴、孙丹心等诸位老军医都觉得是自己沾了许诗霜的光。
别看她递交上去说是整个野战医院一起研究的成果,可是他们大家都心知肚明,最后这个药物能研制出来,靠的是谁。
说实话,杨巴都觉得许诗霜是天才。
绝对天生的医学奇才!
她似乎生来就应该在医道上发光发热。
消息传到京市,就连最顶尖的那几位领导也略有耳闻。
同时伴随二号领导的病情好转,也觉得像许军医这么优秀的人才,还在那样偏僻的地方随军,实在是耽误了她的前途。
故这一天,他亲自上门找陆兴泰商量:“老陆,我打算给你儿子儿媳安排一个调令,你看怎么样?”
“行啊。”不用对方说,陆兴泰今年也准备这样了。
他上下打量着老人,笑道:“看来您病好了不少啊。”
“也没好全。”二号领导拄着拐杖,咳嗽几声道:“托你儿媳的福,现在能下床了。”
“您还是要注意身体啊……”陆兴泰劝道。
-
春天到了,环泗岛上天气一天天炎热起来。
人们纷纷开始怀念冬天。因为岛上的冬天并不是很冷,就像外面的秋天一样,甚至称得上凉爽。
岛上驻扎了军人后,也有种植农作物。
比如一年两收的稻谷。开春要播新种,旧的稻草在仓库里就需要处理。
陆星剑特地去收了一些稻草回来。
战友们好奇地问他弄这些稻草回家干啥用。
“陆营长,是用来烧火吗?”
可是稻草烧火可不经烧,没柴火好用。
“不是。”陆星剑道:“铺床底下,睡着会舒服些。”
大家纷纷心想,还是陆营长会享受。
殊不知陆星剑也习惯睡硬板床。
主要是他家那个宝贝娇娇老婆,睡硬板床会硌得肩膀胳膊酸痛睡不着。
晚上他们办那事也不方便。
岛上条件有限,陆星剑竭尽所能给她最好的条件。
正抱着稻草回去路上,他顺道得知了从京市直属军队下来的一纸调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