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舍不得放手了。
感觉蚝油厂这份工作,她要是能一辈子干下去该多好……
许诗霜看着她这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想了想道:“也不是说二哥退役了以后你就一定不能在厂子工作了,到时候你干个几年已经是元老级别的人物了,就算是厂子迁徙,他们也开不了你。只要你愿意还是能继续干下去的。”
“真的?”贝曼英眼前一亮,旋即想起什么又黯淡下去,“对了,这是军部开的厂,之前说好工人只招军嫂的……”
“那你也是军嫂啊。”许诗霜有些哭笑不得,道:“退役了又不是说你们完全撇开了这个身份,军人是一辈子的事情。退役军人也是军人。”
“哦,原来是这样。”贝曼英若有所思。
许诗霜道:“马上就过年了,等过完年我打算开发一个新产品。”
“啥产品?”贝曼英来了兴趣。
她现在就佩服这个小姑子脑子里的奇思妙想。
“椰子油呀。”许诗霜笑道,“这东西以前我们自己都做过用过,很好用,而且外面没有,我们抢占了一个先机。”
“这个可以。”贝曼英点头。
而且岛上最近椰子林被部队统一管制起来后,产量大爆发,多得吃不完,一大堆椰子都掉在了地上,只能白白浪费。
椰子浑身都是宝。要是他们直接卖椰子,估计也能赚不少。
但问题是单个椰子太重了,且放置时间太长会不新鲜,还得考虑到一个运输成本。
这也是许诗霜想到的一个在环泗岛上开设厂子的不便利因素——不方便运输。
海岛上的生活成本为什么高?因为这里的物资都得从内陆大老远历经海上风浪运过来。
所以椰子不如直接做椰子油好,还能卖上高价。
贝曼英想到这些跟打了鸡血一样,干劲十足,恨不得马上开做。但许诗霜叫她不用急,等年后再说。
眼下马上要过年了,员工们也要放假,大家伙纷纷都得开始给自家筹备年节礼。
以前岛上军民都很穷的,过个年就一起汇聚食堂吃一顿好的,热闹一下。
有的带全家随军的军人,一个人几十块津贴得养老婆儿女,日子过得十分紧巴。
今年不一样。在蚝油厂、副食品厂上班的军嫂工人们兜里都有钱了。
尤其是在蚝油厂上班的军嫂们。由于蚝油厂跟附近几个县城的厂子都达成了年礼合作,所以优先沾了这方面光,也跟那些厂子换了一些东西来送给员工。
每一名在蚝油厂上班的军嫂都收到了米面一袋、两斤饼干、半斤红枣、一斤糖果,三瓶精装蚝油,两个水果罐头……还有除去工资另给的过节红包二十块!
这简直是独一份,就是在政府里上班的公务员估计也就这个待遇了。
而至过年前为止,那些最初交了“赞助费”的军嫂们,也全都把钱和拖欠的工资收了回来。
这可把其他军嫂羡慕死了,个个眼红得不行。早知道蚝油厂会发展得这样好,她们当初说什么,砸锅卖铁也要进去……
军嫂们口袋里有了钱,也阔气的。
有的直接大摇大摆走进副食品厂消费,有的跟老公跟部队告了假,去离岛最近的南漳县买东西。
年近年关,政府管得不严。县城街上码头有很多偷摸出来卖东西的小商小贩,黑市更是大行其道,在其中赚得盆满钵满。
但南漳县因为靠近前线重地,有部队把手管制,倒也没那么泛滥。
一般人想要买东西,胆子小怕被抓的,还是得老老实实进供销社排队。
越近年关,供销社门口都排起了长龙,从街头排到巷尾。
想要买东西,就得赶早,天不亮一家人就顶着霜露带着小板凳来拍。
否则要是来迟了,啥也买不着。
准备来割斤肉过年尝尝荤腥的人家,到时候连肉沫星子味儿都闻不着。
陆星剑还没回来。苏娟芳的腿眼见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许诗霜就给她买了火车票,找保卫兵送她到车站。
年近过年,这会虽然没有后世大规模的“春运”,但火车票也一票难求,火爆不已。
火车站里到处都是人挤人的场景,而且有很多偷东西抢劫的。
许诗霜再三叮嘱苏娟芳要小心,一路上得看好行李。这次回去,她给苏娟芳也拿了不少好东西,像什么海货干海带紫菜带鱼什么的,装在一个黑布袋子里,腥味有些重,很容易引起别人注意。
这些海货在岛上并不值钱(新鲜得一大箩筐就在海边等着人去捡,谁愿意吃不新鲜的),但在内陆就跟宝贝一样了。
不过说起来,也很难有人能偷得到苏娟芳的东西。上了年纪的老人,吃过的盐比年轻人吃过的饭还多,她们自有她们的一番智慧。
苏娟芳点点头,冲她摆手道:“我知道啦,你放心吧,等我到家会写信给你的。等星剑回来,你跟他一块热闹过个好年。”
许诗霜心想,距离过年只有不到十天了,陆星剑能不能回来还不一定呢……
这次任务他确实消失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