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
这个点大部分军人还在场上训练或上课,来副食品厂买东西的全都是军属。
这些大娘小媳妇一个赛一个力气大。
许诗霜是跟陈桂花一块进去的。
人太多了,她被挤得水泄不通。全靠一口想要买肉的气给撑着。
毕竟听说副食品厂只有刚开业这天会供应猪肉,以后可能就只有节假日才能遇到了。
陈桂花本来不买猪肉,不过她瞅许诗霜这瘦弱风一吹就能倒的小身板,怕她等下在肉摊面前被挤飞了,就跟在她边上“保驾护航”。
像陈桂花这种常年干农活的妇人可不是吃素的,对她们来说素质干啥,能吃吗?
没一会,陈桂花就带着许诗霜杀出重围。
“要排队的啊!大家别挤,再挤谁也别想买……”前面一个军官妻子不爽道。
一开始确实没啥人排队。
但大家家里都是有军人的,在岛上军人又遵循阶级,下级要服从上级,这样他们的家属扎堆就很尴尬。
万一你插队的是自家丈夫/儿子领导咋办?
所以很快众人便自觉排队。
陈桂花也拉着许诗霜跟在后面。
幸好没过多久就轮到她们。
两人气喘吁吁地挤到肉摊面前,负责卖肉的正是部队炊事班的某个老师傅。
巧的是,这个老师傅认识许晨,也认识许诗霜。
“许军医,你也来买肉啊。”他笑着打了声招呼,抡起一扇肉道:“你要啥部位?”
许诗霜张望了一下,拿出兜里的肉票和副食本道:“麻烦给我割一斤瘦肉,一斤排骨。”
“好嘞。”老师傅手脚利落就给她割了肉,斤数是准的,只是给排骨的时候多放了两块。
“你就买这些肉?”陈桂花怕许诗霜不懂,拉着她低声道:“瘦弱和排骨是最少人买的……根本没多少油水,你要买也应该买肥肉呀。”
许诗霜知道这个年代的人买东西不考虑好吃与否,只考虑性价比。
“主要我不喜欢吃肥肉。”她抿了抿唇把钱票递出去道,“而且烨霖生病初愈,我是打算割肉回去给他熬点瘦肉粥喝。”
“哦哦。”陈桂花奇道:“你还会做饭?”
许诗霜道:“……不太会,但凡事可以学嘛。”
这时老师傅递过来两吊用稻绳串好打包的肉,陈桂花帮忙接过,拍拍胸脯道:“放心,不会的话我教你。”
“嗯嗯,麻烦你了。”许诗霜道。
她眼下也算是明白了会做饭的重要性。
在21世纪有大量外卖参观,这个年代可没有。尽量自己学会做点吃食,有保障。
“害,你跟我谢什么。”陈桂花咧嘴一笑。
随后两人就要去买调料。不光陈桂花要买,许诗霜自己也想买点。
她们逛了一圈,副食品厂挺大的,有开设米面粮油区,调料柜台,海鲜摊,肉摊……
肉摊人最多。
毕竟其他区的食品什么时候都可以买到,猪肉就不一样了。
许诗霜在米面区问了一下,这边卖的粮食价格可比望城便宜多了。
比如望城那边大米是一毛五分左右一斤,这边是军粮直供应,折合一毛不到一斤。
白面稍微贵一些,但也就一毛出头,买多点很划算。
“你要买米面吗?”陈桂花问她。
“买点吧。”许诗霜道,“家里大米快没了,我先买个两斤回去,油也快没了。”
陈桂花问:“你带取油的容器了吗?”
许诗霜有点尴尬道:“没……”她没想到。
陈桂花摇摇头道:“那油就下次再来买吧。”
因为副食品厂刚开门米面的划算价格,陈桂花也买了一些。
她买得不多。陈桂花一向节俭,家中新米都很少吃,吃的大多是陈米。
陈米价格会更实惠。但副食品厂没有卖陈米。这是唯一让陈桂花不满意的一点。
逛完米面区,两人走到调料柜台,上面还贴了个红白相间的字帖:南货柜。
这是许诗霜第一次来买柴米油盐醋一类的东西,出于她的意料,七零年代这边该有的都已经有了。
木头柜台下放着一包包透明复古包装,白花花的味精,有的上面还印着“为人民服务”的字样。
除此之外,还有售卖老式玻璃调味品。用简陋牛皮纸包装的五香粉,由京市西城酿造厂出品,号称“滋味鲜美,营养丰富”的固体酱油,虾子酱油,豆瓣酱等调味料都应有尽有……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1l左右的木桶装着花椒、八角、香叶、辣椒粉等耐储存的碎料。
顾客要的话就跟柜员说,称两售卖。
柜台最上边还放着一个个整齐的玻璃罐,里头搁着饼干、细碎白糖、黄糖,一大提桶老酒,上边搁着漏壶。
当然这种老酒是料酒,用来调味去腥的。部队里有严格规定不允许喝酒,军属们想买酒都得进行严格规定,确定用途,想买多也不给。
许诗霜瞄到杉木柜台上搁着一只老式的铁砣称,还有一只乌油油的紫檀算盘,四角包着铜脚,看起来很有年头了。
负责南货柜台的是一个眉毛浓粗,瞧着很和蔼的中年人。
见两人在柜台前张望打量,他便笑眯眯道:“两位想要点什么?”
陈桂花买了两包盐,一包固体酱油,由她儿子曾泽每月份额的副食本记账,没花钱。
许诗霜对这个固体酱油十分好奇,拿起来打量一二,感觉它应该是要用勺子挖着倒入锅中烧菜的,味道估计更浓稠。
“那给我也来两包这个固体酱油吧。”她道。
“好嘞!”中年人手脚麻利地给她们打包。说是打包,其实就是用麻绳把盐酱油捆在一起。塑料袋是不可能有的。
许诗霜还惦记着之前要跟二哥许晨试验做生腌,正好这边有不少调料,她就买了一堆。
“再给我来两瓶醋,白醋和陈醋都要,八角、桂皮、黄.冰糖、香叶、干辣椒、花椒,各给我称点,还要白糖,打一壶酒……”
她说完才后知后觉,自己没带瓶子。
打酒要自带瓶子,中年人看许诗霜没带,就借给了她一个。
许诗霜忙道谢,“赶明了我洗干净给您还过来。”
中年人摆手,“不急。”
又好奇地问:“你买这么多调味料,是要做啥吗?”
许诗霜笑道:“用来做海鲜。”
“海鲜不是蒸下就行了吗?用得着这么麻烦?”别说柜台的这个中年人了,就是陈桂花也一脸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