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暗搓搓地幻想着等耗油厂开起来了,这群军嫂都来求她、讨好她的场景……
许诗霜让贝曼英别急,这段时间先在家琢磨一下如何研究进步耗油的味道。
一晃部队里又要组织看牙检查了,许诗霜忙得很快先把耗油厂的事儿抛在脑后。
她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现在把杨巴也教会了,将人拉过来一起做壮丁。
这一通查漏补缺下来,李部长被检查出有两颗蛀牙。
他可能是年纪大了,人又常年处于上位很有权威,被查出有蛀牙还怪不好意思的。
许诗霜安慰他道:“没事儿,李部长这都是正常的。您早点查出来还好呢,要是蛀牙太深只能拔掉种假牙就麻烦了。”
李部长想想也是,就由着她帮忙将两颗蛀牙都补了。
补完以后,不忘夸赞她医术精湛。
还有岛上的小孩子们,许诗霜也给补了不少。
她这次开展的牙科活动引起了岛上许多人称赞,牛主任更是赞不绝口。
同时,许诗霜将先前就写好的几篇牙科论文投稿到国内各家报社。
现在的报纸主打红色内容,她有些担心自己写的文章太过学术投不上。
但也没办法。现在大陆还没有专业的医学论文杂志。
文章投出去之后,只有一篇比较科普性质的文章被《人民日报》给收录了。
《人民日报》可是大报纸,回信寄了一支钢笔作为稿费馈赠给许诗霜。
登报消息传回环泗岛上,各位部队领导们都是非常惊讶。
再一看版面底下作者名字写着:第一海师部队,许诗霜军医。
把部队名字都打上了,这可真给他们脸上长光啊!
于是一夜之间,军队内部的报纸也刊登了许诗霜的这篇文章。
报纸发出去,其实大部分人都看不懂上面过于深奥的医学学术内容,但不明觉厉。
“这个许军医可真厉害。”
“她是女的?”
“哇哦,女中豪杰啊……”
期间一位来自香江的牙医碰巧因故来到内陆访问领导,无意间在报纸上看到这则报道,惊为天人。
普通人兴许不懂,可作为同行的他却明白这篇文章蕴含牙医学的知识内容有多么先进宝贵!
这名医生迫不及待就想去拜访文章作者,结果却辗转得知对方是一名部队军医,目前正在前线服役的消息。
“那我能转载这篇文章到香江吗?”他询问《人民日报》的报社编辑。
按照现在报社规矩,文章投稿刊登后的转载权是归报社所有的。
因此编辑直接一口答应。
要是能将他们大陆的知识宣传到香江,也不失为功劳一件呢!
这可是促进两岸关系的大好事。
牙医带着这篇文章,兴奋地回到了香江。
许诗霜彼时还不知道,自己随手写的这篇牙科学术论文,将由香江作为起点传出去,在国际上医学界引发多强烈的影响震动……
她下午刚从野战医院出来,就被一名军官通知:“许军医,李部长和高政委找你。”
一般这两位大领导同时找人肯定是大事。
许诗霜打起精神,赶往他们办公室。
果不其然。
等她过去以后,高政委笑眯眯地告诉她:“许同志,你上次提交说想开办耗油厂的申请,经我们部队领导开会审核后,在今天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