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华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齐瑞敏这小子葫芦里面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但是他总感觉这件事情里面肯定有蹊跷。
两个人看了一下四周,确定没有人的目光看过来,这才打开了纸条。
纸条上并没有大篇章的话,只写了一句:小心杜家!
杜家?这倒是让周文斌有些疑惑了。
这是他在前世并没有听过的家族名号,在这个新市最出名的无非就是齐家,蒋家,还有一个上官,不过上官他们是百年大家族,和齐家不一样,这个家族是以书香闻名的。
素日里很少和商业上打交道,倒是有不少名流清史在各个大学里面坐着资深的教授或者是在科研界有一些名号。
但是他们家族也有一些人是从政的,自然势力也是盘根交错,是各大家族都无法忽视的。
反而是这个杜家倒是很少有人提到过,应该并不是本地的家族。
周文斌看向蒋文华,只见这个男人眉头紧锁,似乎是想到了些什么,又欲言又止。
看来这里面的情况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复杂一些,但是前世自己确实没有听说过这个家族,也可能是在自己刚刚起来的时候,这个家族就已经覆灭掉了,或者是搬迁走。
“我们先去看看项目,一会儿还要去山上,我们先不要把情绪才表现在明面上。”
周文斌从酒杯架上拿下来两杯红酒,递给了蒋文华一杯两个人收拾好情绪,脸上找回了之前来时候的淡淡笑容,朝着人群中走去。
一路不少人在跟他们打招呼,寒暄着,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周文斌是蒋文华的心腹关系,铁的很,可以说是穿一条裤子的那种。
自然而然对周文斌也尊敬起来几分,毕竟这么大个项目能被小文华亲自带来的,那又怎么可能是平白小辈儿呢?
两个人走到了沙盘旁边,他们故意没有看东边的山脉,目光全部都放在了南边。
装出似乎对南山山脉十分感兴趣的样子,不断的夸赞着他们,这个表现很快吸引来了不少人。
“蒋总似乎也是对南山这边十分感兴趣。”
几个看着面生的人朝着蒋文华他们走了过来,周文斌下意识的警惕起来,毕竟现在鱼龙混杂的,指不定有什么人突然生事儿。
反倒是蒋文华看见这几个人倒是露出了几分意味不明的笑容,他的目光落在了带头男人身后的年轻小伙子身上。
“是啊,杜总,不过你身后的小伙子倒是挺眼熟,上次好像在街上碰见过一次。”
周文斌的身子震了一下,原来他就是杜总这个男人只听名字倒是没什么印象,当他看到这人的脸时候,却想起了一些片段。
男人叫杜远航,本地人之前一直是在镇上做小混混的,后来娶到了一个有钱人家的女儿之后把自己的丈人丈母娘气死,继承了所有家产和发妻离婚之后又找了几个小的,他的名气在整个圈子可以说是又臭又烂。
后来因为公司一些税务的问题被人举报,正好又是在风头上便被抓了起来。
现在正是这个男人意气风发的时候,算一算时间,他应该是刚刚结婚不久,这个人的本来面目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
至于她身后的男人,听蒋文华的意思应该就是那天在街上带着他去写标书公司的年轻人。
“哦,是吗?没想到小七你和蒋总还有一些渊源,什么时候见过的?我怎么不知道?”
杜远航眯着眼睛,似乎是带着几分警告的意味,看向了他背后的年轻人,语气有些不快,嘴角却向上勾着一抹微笑。
“杜总,干嘛这么生气呀?不过是我当时在路上问路。这年轻人帮我指点了指点,说起来我还要感谢他呢,不然我这标书都不知道该怎么写。”
杜远航听到蒋文华的话,这才面容松懈了几分,打着哈哈笑了起来。
“哎呦,我这不是怕这小子年纪轻轻做事情莽撞,哪里冲撞到了蒋总,谁不知道蒋总在这地方一手遮天,万一得罪了你,我这日子可别过了。”
杜远航话里话外都有着别的意思,这让蒋文华一下就不高兴起来了,脸色顿时黑了下来。
“杜总,你说这话我就不爱听了,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哪里是我蒋文华的,我一手遮天,我就可以妄顾法律了吗?”
眼看着蒋文华似乎是真的生气了,杜远航赶紧走上前神色亲密的挽住了蒋文华的胳膊。
“哎呦,我的蒋哥哥哟,怎么说两句你还生气了,这不是在开玩笑吗?你可不敢生我的气啊,不然我这回去又该被我老丈人训斥了。”
杜远航装作一脸惊恐的看着蒋文华,面带讨好的说着这个时候的杜远航确实是惧怕自己妻子娘家的实力的,但不过这也只是他韬光隐晦的一部分。
等到他自己的实力真正的可以和他们匹敌的时候,他第一步计划就是先把曾经给过自己恩泽的妻子家全部推下了深渊。
所以当时在这个圈子里流传着一句话,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
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波澜,很多年轻女孩子都不愿意再陪着自己亲爱的男生奋斗,反而都投怀送抱,给了成功人士
而很多条件好的家庭,对于男方的条件又有了很大的附加条件,必须要有房,有车,有丰厚的彩礼,才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出去。
一时间整个婚庆行业就像是在做生意一样,并不是在结婚,而是在谈判。包括在衡量双方的家庭条件到底是否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化的利益。
也造成了当时很多年轻人对于爱情有了很大的惧怕感。
不过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了。周文斌当时也心灰意冷,并没有打算再次成家,只愿意守着自己,后来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家产,就那样一边在寻找女儿,一边在运营着公司。
最后也是孤苦无依的在医院离开了这个人世间,好在他为这个社会做了不少的贡献,临走时倒是有很多人自发为他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