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科幻小说 > 吴年柳香将门枭虎 > 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圣人出,黄河清
众人听了心头震动,内心涌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
为什么黄河的水这么浑浊。
黄土高原这么荒凉。
但是吴年说了几句之后,却没有再往下说去。
王贵经过休息后,已经恢复了体力,见状抱拳问道:“陛下。为什么?”
“以后再说吴年笑着说道。
众人差点栽倒。这就像是说书人说的一样。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但问题是天子不是说书人啊。
不过天子至高无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吴年不想说,众人哪怕是心痒死,也是不敢撬开吴年嘴巴,让吴年说出来的。
就在这时,传来喧哗声。
吴年与众人一起转头看去,过了不久,有大内侍卫拿着一个盒子走了过来,交给吴年说道:“陛下。这是山西官员送上来的
“说是交给巡抚大人
吴年闻言一指石显。
“请恕臣失礼石显对吴年一拱手,伸手接过了盒子,当众打开,取出了里边的公函看了起来。
看完后,石显对吴年一拱手,说道:“陛下。从曹家等山西大户家中,抄出各种古玩、字画、黄金、铜钱、布匹,估算后,合计白银六百余万两
“二十万亩上、中、下田
“好家伙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语言已经无法形容他们的心情了。
连吴年都是愣了一下,抬头问曹华道:“曹卿。去年楚国的财政收入是多少来着?”
“二千五百万余两白银这不属于曹华的业务范围,他想了一下后,才回答道。
吴年点了点头,说道:“也就是山西八九家大户,在不计算田亩的情况下。等于是楚国一年税收的两成多
“真是有钱啊
末了,吴年感慨了一声。
随即,吴年抬头对石显说道:“留一百万两在山西备用。其他银子,都送去都城存入国库。寡人刚刚平定河北,朝廷需要用钱的地方多了
“这几家山西大户,也算是雪中送炭了
“是石显应了一声,然后拱手问道:“陛下。那田亩呢?”
“你不要声张。派人暗中走访。看一看这黄土高原上,哪个村庄最穷,环境最恶劣
“把这二十万亩田啊,分配给这些村庄的百姓
“这些都是民脂民膏啊,还给百姓吧
吴年想了一下后,说道。
众人听了之后,都是浑身一震,露出震惊之色。二十万亩田啊。山西这个地方,与军功分田,挂不上钩。
太偏僻了。
他们原本以为,吴年会圈起来做皇庄,好增加皇帝私人小金库的收入。想不到吴年竟然大手一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
这很建武皇帝。
“陛下圣明石显眼角微微湿润,有感而发,跪在地上,大呼道。
“陛下圣明众人齐齐跪下,大呼道。
“都跪下干什么吴年摇了摇头,让他们起来。然后,吴年又对石显说道:“巡抚大人啊。还有两件事情
“你在山西号召百姓,有一个算一个
“谁愿意去三汉地区开垦田地,官府包种子、口粮等等
“第二件事呢。你在每座村庄挑选合适的人,汇聚往太原。寡人要治黄河,让水变得清澈。治黄土高原,让黄土高原成为塞外江南
“等到了那时候,寡人再告诉你们。黄河水为什么这么浑浊。黄土高原为什么这么荒凉
说完之后,吴年便闭口不言。
在场文武再一次陷入了震惊之中。先不说黄土高原了。
让黄河水变得清澈?
这可不是小事。
这是天大的事情。
黄河水,黄河水。
半碗泥沙半碗水。
这黄河水要是清澈了,对百姓们来说,真是太好了。
还有一句话。
黄河清,圣人出。
如果黄河水变得清澈了,那就是祥瑞。代表人间有圣人出现了。
圣人。
自古到达这个境界的人,又有几人?
孔圣是其一。
如果吴年真的能办到,那吴年就是又一位大圣人。受到万民敬仰,世代歌颂。
就像诸葛亮治蜀,现在巴蜀地区,诸葛亮的庙宇,香火鼎盛。
百姓思念诸葛亮。
如果吴年让黄河水变得清澈。那他就不仅仅是开国皇帝,而是万代圣人。
而吴年能办到吗?
在场近臣们在犹豫了片刻之后,就相信了吴年的话。
难度有点大。
但是眼前的天子,就是创造奇迹的人啊。
以三百精兵起家,对抗蒙元。破国无数,转斗二十余年,终于建立大汉朝。
君王南面。
还有什么事情,是他办不到的呢?
“是石显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一拱手,弯腰大声说道。
这一回他没有跪下。
近臣们也没有跪下。但是心情激动,却更甚之前。
二十万田亩,分给穷苦百姓。
这算得了什么?
毛毛雨而已。
黄河如果能清澈。
这黄土高原,如果能变成塞外江南。
是那小小的二十万亩田,能比的吗?
华夏大地,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吴年没有立刻离开山村,而是四处看看。用自己的脚,丈量这荒凉的黄土高原。
真的是荒凉啊。
荒凉的他心头发寒。
光秃秃的山头,长着看起来有点营养不良的庄稼。山民们挥汗如雨,勤勤恳恳,丰年也就果腹而已。
遇到灾年,少不了卖儿卖女。
他们连米饭都吃不起,只能吃小米。小米是不能煮饭的,只能熬粥。
一年到头,都吃粮食。
吃不了几顿肉。
别看这里大山连着大山,但是几乎没有野生动物。百姓们就算是想上山打猎,打打牙签,也没个机会。
等实在是拖不住了,吴年才在众人的劝说下,打算离开村庄,下山前往军营。
临走前,吴年对石显说道:“这一回我们来叨唠。别的不说,喝了他们不少水
“水是黄金啊。咱不能白吃
“给每家两百斤粮食,五斤肉,一斤酒。凡有孤寡的,酌情给予照顾
“是石显躬身应是。
吴年点了点头,这才放心的率领了众人,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下了山去。
吴年要治黄河,要治黄土高原的消息。
宛如风暴一样,在山西传开了。
很快就传遍了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