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玄幻小说 > 明末烟云之崇祯二年 > 第984章 挺身而出,与建奴抗争到底

洪翼汉抽出信,大声向众人说道:
  “卢总督在信中说,大明朝廷没有忘记我们,国师云逍子真人,也没有忘记受苦受难的朝鲜百姓!”
  众多义军首领无不震惊,随即纷纷下跪。
  有人激动的眼圈都红了,更有甚者,失声嚎啕大哭起来。
  东江镇之战,云逍诛杀建奴两万,击毙济尔哈朗,以人头垒砌成京观。
  这件事,被当时的仁宗政权大肆宣扬,早就传遍朝鲜。
  朝鲜上下,无不将其视作是神仙降世。
  在朝鲜人心目中,大明是朝鲜的爹,云真人就是朝鲜人膜拜的神……他们的檀君,都要排到第二。
  虽然云真人不知道,可为了抱大腿,硬凑也要凑上去啊!
  云真人竟然挂念着朝鲜人的苦难,这让他们如何不激动?
  洪翼汉接着振臂高呼:“大明的兵锋,已经直指建奴的伪都沈阳,很快就会收复辽东,消灭建奴!咱们朝鲜受建奴奴役的苦难日子,也终于要到头了!”
  众多义军首领像是被注入了一针鸡血,莫不热血沸腾起来。
  “卢总督在信中说,根据云真人的指示,为了光复朝鲜,拯救我们的百姓,让咱们挺身而出,与建奴抗争到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洪翼汉的这番话,有人面露决然,有些却是心存怯意。
  一名义军首领苦笑着说道:“我们不怕死,可建奴实在太强大了,还有光海君这个卖国贼的军队,咱们根本就不是对手啊!”
  其他义军首领也都纷纷低下头。
  讲真,他们敢于站起来反抗,的确没有几个是贪生怕死之辈。
  可实在是被建奴给杀怕了。
  死也要死得其所,不能去白白送死啊。
  “云真人和卢总督,又怎么可能让咱们送死?”
  洪翼汉大笑着挥挥手。
  “卢总督在信中一再叮嘱,让咱们不要做无谓的牺牲,而是要对建奴展开游击战!”
  “知道什么是游击战吗?那可是云真人,自天上带来的神仙战术,曾经在辽南,打得建奴毫无招架之力!”
  “咱们只需要发动朝鲜百姓,毁掉道路,袭击建奴的运粮队伍……总而言之,想尽一切办法,让建奴抢夺咱们的粮食,没办法运回辽东,让他们疲于奔命,就是咱们最大的胜利!”
  义军首领们一扫刚才的畏惧。
  干这个,咱们在行啊!
  “并且卢总督还将派人前来,不仅给咱们带来兵器、甲胄以及粮食,还教给咱们如何开展游击战。”
  “卢总督保证,等朝鲜光复了,会让咱们的新国君重重地奖赏咱们,还会在汉城建忠烈祠,如果咱们为国捐躯了,灵位可以进入忠烈祠,享受朝鲜万民香火供奉!”
  将众多义军首领被彻底点燃了。
  不是去跟建奴硬碰硬,又有大明倾力相助,死后还能享受这样的待遇。
  那还怕个啥?
  干了!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朝鲜陡然乱了起来。
  从平安道同往辽东的道路,多处被毁。
  毁不掉的地方,路面被挖的坑坑洼洼,马车难以通行。
  虽然多尔衮命令光海君,大量征发朝鲜百姓修复。
  可修复的速度,哪里有毁坏的速度快?
  往往是白天刚修好,晚上就被毁了。
  建奴的运粮车队,也多次遭到义军的袭击。
  多尔衮不得不加派兵马,沿路保护。齐聚文学
  可义军比以前变得狡猾多了,以骚扰为主,绝不正面与建奴、官军正面硬刚。
  等建奴和官军被搞得疲惫不堪,又在夜晚展开偷袭。
  平安北道多山,建奴的骑兵难以发挥战斗力。
  朝鲜官军不仅没什么战斗力,又不肯卖死力。
  义军借助地利、人和的优势,在山林中神出鬼没,让建奴焦头烂额,却无计可施。
  多尔衮很清楚,一旦通往辽东的粮道被断,这个冬天不知道会有多少族人被饿死。
  不仅是在朝鲜搜刮到的粮食,即使从国得到大量的粮食和物资,也没办法运回去。
  奈何手中兵力有限,光海君的伪军又指望不上。
  多尔衮只能再次派出信使,以八百里加急送往沈阳。
  皇太极收到文书,‘八百里加急恐惧症’再次发作,导致鼻血长流不止,险些就此被送往西北。
  没办法,为了粮食,也只能咬着牙,调兵支援朝鲜。
  这次从辽东抽调了五千八旗兵,外加一万二千汉军。
  建奴兵马原本就是捉襟见肘,接连两次调兵,沈阳的防御一下子变得空虚起来。
  幸运的是,明国朝廷没有要出兵的风声,孙承宗、卢象升也没有出动的迹象。
  皇太极传令莽古尔泰,在追击蒙古各部的同时,剿灭那些蠢蠢欲动的海西女真,俘获其部众,另外捕捉野人女真青壮,以此来补充兵员。
  人的问题可以解决,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粮食,粮食,粮食!
  皇太极将所有的希望,全都寄托在杨嗣昌和布木布泰的身上。
  只要和谈一成,能够从国那边,源源不断地获取粮食和紧缺物资。
  大清国也就可以喘过气来。
  以后再也不敢说覆灭大明的话,守住辽东总没问题吧?
  大玉儿,杨爱卿,你们一定要殚精竭力才行啊!
  “啊嚏!”
  一列轰隆飞驰的火车上,一名女子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这条自阜成门外至门头沟的铁路,是今年修建的,通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火车除了运送煤炭,另外还有三节供人乘坐的车厢。
  由于车厢通透,四处灌风,此时又进入冬月,乘客们在高速奔驰的火车上,个个被寒风吹得嘴脸乌青。
  这位打喷嚏的女子,一身蒙古服饰,长相算不上天姿国色,却自有一种蒙古女子特有的飒爽,以及寻常女子所没有的干练。
  这女子,正是皇太极心念念的大玉儿,从辽东到京城,已经两个多月了。
  她本以为,云逍子特意提出让自己入京,会迫不及待将自己纳入房中,她都已经准备好接受摧残了。
  谁知到了京城,就被安顿在会同馆里,连云逍子的面都不曾见到。
  好在明国也并没有为难大玉儿。
  甚至允许她四处走动,不过时刻都有锦衣卫随行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