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玄幻小说 > 我是崇祯 > 第858章 房产税,红薯抢疯了!

这要是恢复了祖制,日子真的是没法过了啊!
  过惯了锦衣玉食、花天酒地的生活,一夜之间回到解放前,天天穿粗布衣衫,啃树皮草根,这谁能招架的住?
  云逍冷冷说道:“难不成,放任这奢靡之风越来越盛,直到亡国不成?”
  众人全都吓得不敢作声。
  官员们全都看向李标,希望他能出来说几句好话。
  李标沉吟片刻,开口道:“若是全部恢复洪武祖制,反倒有些过犹不及,能否折中一下?”
  云逍问道:“怎么个折中法?”
  “百姓们富裕了,吃、穿、行有些逾制,倒也无伤大雅。”
  “然而在‘住’的方面,不仅是江南,整个大明兴建豪宅、园林之风盛行,一座豪宅、园林,少则耗资数万,多则逾百万之巨!”
  “因此其他可以放宽,兴建豪宅、园林之风,却必须狠杀!”
  李标的这番话,完全是揣摩了云逍的心思。
  云真人就是祖制的掘墓人。
  在他眼里,所谓的祖制,就是擦屁股纸。
  因此李标心中雪亮。
  云真人的目的,又哪里会是恢复祖制?
  他这是想从江南富绅的身上,狠狠地剐下一层肉啊!
  吃、穿、行这些方面,关系到每一个百姓。
  即使想杀掉奢侈的歪风,也很难办到。
  否则还不天下大乱了?
  最关键是,为朝廷刮不到油水啊!
  有钱兴建豪宅、园林的,全都是大富大贵人家。
  从他们身上刮油,一点毛病没有。
  果不其然。
  云逍沉吟片刻,果断地说道:“那就依李阁老之言,从住宅违制上开始清查!”
  所有士绅、富商,无不面露苦色。
  这要是按照祖制,他们名下的豪宅、园林,直接抄没了都是轻的,砍头也不为过。
  这一遭下来,几乎所有人都要破家。
  抢救一下?
  前些日子,云真人埋的大坑,埋了那么多的士绅、富商。
  连魏国公都倒了。
  抢救自己,还不如学陆缃直接自杀。
  毕自严道:“若是按照祖制来清查住宅,牵连太大,不如再稍加宽赦一些,凡是逾制的房屋、住宅,按照超出规制的面积,征收房产税,以后也就不再追究。”
  王铎也跟着说道:“毕阁老所言极是!”
  云逍想了想,点头说道:“就以此法办理,请毕阁老牵头,南京礼部、户部、工部、督察院配合,拿出一个具体章程,然后在南直隶、浙江等地,逐步推行!”
  毕自严及南京六部的人,欣然领命。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其他地方且不说,光是南直隶和浙江两地,有多少豪宅、园林?
  又有多少房屋住宅逾制?
  这要是征收房产税,稍有身家的士绅、商人,全都跑不脱。
  这一次下来,能为朝廷增加多少收入?
  这可比抄没晋商,来的银子还要多啊!
  办成了这件事,绝对是大功一件。
  皇帝那里,岂有不龙颜大悦之理?
  南京六部的官员,原本就是闲得蛋疼。
  如今有了权力,有了事情可干,一个个比打了鸡血还要兴奋。
  士绅、富商们无不哭丧着脸。
  这一刀子下去,肯定是要脱上一层皮。
  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整个士绅、富商阶层。
  可转念一想,只要交了银子,就可以保平安。
  总比被抄家砍头要强吧?
  至于对抗的想法,没一个人有勇气生出这样的心思。
  能花钱买平安的事情,何必要去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干不可能干成的事情?
  云逍看向盛永利,“清查逾制房产的就是,盛家带头配合,做得到吧?”
  盛永利连连点头:“草民定会倾力配合!”
  “起来吧!”
  云逍摆摆手,然后举步离去。
  盛家上下无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一个个感觉像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似的。
  云逍子的威严,实在是太重了啊!
  盛永利惊魂稍定之后,连声向程国祥道谢。
  这可是救了全族的大恩人啊!
  结草衔环相报,都不为过!
  程国祥看向云逍的背影,满心都是感激与崇敬。
  云真人的大恩,就不用多说了。
  利用这次寿宴,不仅推广了红薯,还替自己这个知府,收服了常州的官员和富绅。
  然后还顺带来了个‘房产税’,为朝廷征收大笔的赋税。
  这等手段,称之为翻云覆雨,一点也不为过。
  还是那句老话,谪仙人,恐怖如斯!
  接下来,云逍的护卫们将大量粉条、红薯粉,抬到街上当街售卖。
  前几天消耗了数万斤红薯,做出的红薯粉和粉条有好几千斤。
  不拿出来卖掉,放在程家,估计吃个十年都吃不完。
  价钱很公道,官员和士绅、富商,十两银子一斤。
  当然了,不买也可以……试试看。
  百姓一钱银子一斤,这也算是天价了。
  不过每人限购十斤,不然被那些想要表现的士绅、富商,瞬间就抢光了。
  就这,依然遭到疯狂哄抢。
  好家伙,现场收到的银子堆积成山,银券也收了不少。
  有人好事者估算了一下,至少卖了一万二千两银子。
  这还是因为限购,若是敞开让官员和富绅买,十两银子一斤,算下来足有好几万两银子。
  这当然是云逍有意为之。
  要是一下子给程国祥几万两银子,打死他都不会收。
  街上围观的百姓,由于没有亲口品尝到红薯盛宴,本还心存质疑。
  亲眼目睹这一幕,全都不淡定了。
  让很多在城外有田的士绅、百姓,眼睛都红了。
  程知府说的没错,这红薯,真的是浑身是宝啊!
  一名百姓忽然捶胸顿足,大声痛呼:“瞧我干了什么糊涂事啊,本来种了十亩地的红薯,等官差一走,我全都给扯了,丢到运河里去了!”
  一人跟着哭丧着脸说道:“你这算啥?我家里收了上万斤春薯,全都放在那里烂掉了,这些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周围的人一阵嘲笑。
  很多机灵一点的人,赶紧离开现场,直奔城外而去。
  干嘛?
  趁着消息还没传开,赶紧疯狂收购一波红薯啊!
  这可是发大财的天赐良机!
  ……
  消息迅速传遍常州府,传到浙直各地。
  《大明日报》上,也对这次寿宴进行了报道,更是把红薯、土豆、玉米吹上了天。
  红薯粉、粉条以及菜肴的做法,也在报纸上公布了出来。
  原本被当做废物的红薯,很快被炒成了天价。
  红薯粉、粉条,在短短时间内,风靡江南,很快又席卷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