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 188拿捏
    玄信是羞惭,而慕祐昌却是面如死灰,暗道糟糕!

    慕祐昌瞬间就像是被当头倒了一桶冰水似的,心冷如冰,一种绝望的火苗在他心头“呲”地点燃……

    刚刚,他还在想,倘若这偷听之人是陌生人,不认得自己,他可以见机行事,以后再慢慢收拾对方;倘若是一个认识的人,那就威逼利诱一番,自己是堂堂皇子,难道还搞不定区区一个臣子,先稳住一时再行计较,却没想到对方竟然会是——

    岑隐。

    慕祐昌一眨不眨地看着岑隐朝他步步走近,心也随之一点点地提了起来,脸上的血色渐渐褪去……

    岑隐虽然不比他们几个皇子大几岁,但是父皇对他极其信任,不断委以重任,以致他们几个皇子皇女见到他,也不得不示弱几分。

    父皇对他们这些皇子表面还算慈父,但是心底总有几分提防和挑剔,对岑隐却不同,视若心腹,很多时候,岑隐一句话着,她不动声色地对着岑隐斜了一眼,透着一丝警告,意思是,这种污糟事可不能拿来污了她妹妹的耳朵。

    岑隐怔了怔,瞬间明白了什么,握拳放在唇畔,唇角忍不住就翘了起来,眉眼间全是潋滟的笑意,如那春日阳光下的粼粼波光……

    然而,岑隐可以不说,却抵不住端木绯还想着那个话题,“岑公子……”

    “端木四姑娘,老爷对几位公子一向管教甚严……”岑隐不紧不慢地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缺一不可。”

    端木绯凝眸想着,莫非二皇子是因为这件事连累了舞阳,是为“不悌”,怕在皇帝跟前白玉有暇?!

    见端木绯似是若有所思却明显想歪了的小模样,端木纭暗暗松了一口气,飞快地对着岑隐投以感激的眼神,然后不露声色地转移话题道:“妹妹,这罗汉堂的五百尊罗汉像果然名不虚传。”

    这罗汉堂也是大平寺著名的一景,名为“五百罗汉”,靠北居中是一尊巨大的如来佛祖像,两边井然有序地摆放着五百尊金漆罗汉像,破邪见尊者、无忧德尊者、行无边尊者……一尊尊金光闪闪的罗汉像映得整间罗汉堂一片金碧辉煌,一眼望去,十分恢弘壮观,肃穆庄严。

    在罗汉堂里拜了罗汉后,三人就从殿内走了出来。

    迎面一阵风吹来,吹得庭院两边的小竹林沙沙作响,岑隐想到什么,朝端木绯望去,问道:“端木四姑娘,你可懂制箫?”

    端木绯谦虚地说道:“略通一二。”

    闻言,岑隐勾起一抹饶有兴致的浅笑。

    认识了一年,虽然见过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是他也大致知道了这位端木四姑娘谦虚的时候特别谦虚,狂傲起来又颇有一种“天下谁敢与她披靡”的傲气,有趣得紧。

    端木绯好奇地问道:“岑公子,你是要制箫?”

    岑隐含笑道:“是老爷刚才听主持提起这里的紫竹适合制箫,就吩咐我来替他选些竹材……”

    端木绯应了一声,倒也不太意外,皇帝一向自诩雅士,突发奇想打算制箫倒也不是什么奇事。

    对端木绯而言,重点是她难得可以帮上岑隐的忙。

    小姑娘兴致勃勃地说道:“岑公子,这制箫优选紫竹,大平寺的那片紫竹林确是上上选。挑选竹材时,先看竹龄,一二年的竹子太嫩,六七年的竹子太老,四年左右的竹龄为最佳。竹箫以九结箫为贵,故而砍竹时当齐土截下为好……”她越说眸子越亮,亮如星子,熠熠生辉,“岑公子,不如我陪你一起去挑竹子吧!”

    岑隐从善如流地谢了端木绯,跟着就带着姐妹俩一起再次去了后寺西北方的“紫竹碑海”。

    三人在紫竹林里赏赏竹、挑挑竹,等办好了皇帝的差事,已经是近申时了,太阳开始西斜,三人这才分道扬镳。

    岑隐带着竹材去找皇帝复命,端木绯与端木纭则一起去了之前用斋饭的西厢找端木珩,不多时,其他人也陆陆续续地回了西厢,众人聚在一起,又是一片语笑喧阗声,和乐融融,却是各怀心思。

    待到申初,皇帝也回来了,众人忙起身相迎,给皇帝行了礼。

    皇帝看着心情还不错,扇着折扇,随口问众人道:“你们都去哪里玩了?”

    大皇子慕祐显微微一笑,正要回答,就听身旁的二皇子慕祐昌迫不及待地说道:“父亲,我刚才去了后山的玉清泉取山泉水,这玉清泉清冽甘甜,用以泡茶真乃上品也。”

    慕祐昌一边说,一边不动声色地一会儿看看皇帝,一会儿看看岑隐,见皇帝眉目间并无任何不愉,稍稍松了一口气:看来岑隐有遵守他们的约定,并没有把他和玄信的事告诉皇帝。

    与此同时,他心底又升起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心口沉甸甸的。

    接下来,他又该怎么办呢?!岑隐到底有何打算?

    他越想越是不安,可是俊秀的脸上却不敢露出分毫,只是眼角的余光忍不住暗暗打量着岑隐。

    “原来慕二公子也是好茶之人啊。”付思恭扬眉笑道,“我和舍妹在碑林拓了些碑文后,方才也去了玉清泉取泉水,可惜没遇上二公子。”

    慕祐昌身子微僵,笑着淡淡道:“那许是错过了。”

    付思恭一副惋惜的样子,又道:“这大平寺比之京中大寺虽然名声不显,不过实在是个雅处,今儿时间紧,我只拓印了不到十块碑文,过几天等国子监休沐时,我定要再来……”

    皇帝摇了摇折扇,含笑看着付思恭与他身旁的付盈萱,出口赞道:“你们兄妹俩皆是向学之人,不错!不错!”

    得了皇帝的夸奖,付思恭眸子更亮,瞥了端木珩一眼,下意识地挺了挺胸。他们付家男儿又怎么会比端木家的差!

    “老爷,时候不早了……”这时,岑隐出声提醒道。

    皇帝外面看了看天色,道:“先去上个香,再下山吧。”

    跟着,众人就随皇帝一起去了大雄宝殿,上了香,也都求了平安符,这才一起离开了大平寺。

    住持大师心知这是位不愿摆明身份的贵人,亲自出寺相送,一路与皇帝相谈甚欢。

    然而,一行人才刚出了大平寺的正门,正要下山,就听后方传来一阵凌乱的脚步声和急促的喘气声。

    “住持,不好了!不好……”

    一个八九岁的小沙弥脚步匆匆地朝他们的方向跑了过来,神色慌张,气喘吁吁,嗓门几乎喊破了音。

    一看到这小沙弥慌得好像见了鬼似的样子,皇帝一行人下意识地驻足,循声望去。

    小沙弥慌不择路,差点被高高的门槛绊倒,跌跌撞撞地跑到了住持跟前,上气不接下气地禀道:“住持,玄……玄信他死了!”

    小沙弥面色发白,六神无主,仿佛是三魂七魄被吓掉了一半。

    皇帝闻言皱了皱眉,他跟玄信相处虽然短短不过半个多时辰,却对这个年轻的僧人印象不错。

    皇帝身后的慕祐昌瞬间脸上血色全无,瞳孔猛缩,端木绯不动声色地瞥了他一眼,实在看不出他脸上是伤心多一点,还是惊骇多一点。

    住持也是面色一变,也顾不得斥责小沙弥竟然在香客跟前说这个,急忙问道:“寂空,这是怎么回事?”

    “玄信从戒台上摔下去了,正好摔在了抱塔松前……”叫寂空的小沙弥说着,似乎是联想到了什么画面,上下牙齿微微打战。

    住持肃容对着皇帝单掌施了个佛礼,“慕施主,失礼了,贫僧就先告退了……”

    住持也顾不上皇帝的反应,带着那小沙弥寂空匆匆离去了。

    皇帝看着住持和寂空的背影面沉如水,眸光微闪,手上的折扇也慢了下来。

    关于大平寺的戒台,皇帝也听闻过,这是京中最大的一个戒台,而且这戒台还建在大平山的最高处,可是这好端端的,玄信怎么会从戒台上摔下来呢?!总不至于是被一阵山风刮下来的吧?!

    “父亲……”

    慕祐昌艰难地咽了咽口水,想劝皇帝赶紧下山,却听皇帝已经开口吩咐程训离道:“程训离,你去瞧瞧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老爷。”程训离抱拳领命,追着住持的方向匆匆地跑远了。

    慕祐昌的脸色更难看了,惨白中似乎隐约泛着一种黯淡灰败的青紫,身子几乎要微微颤抖起来,眼角忍不住又朝岑隐的方向望去。

    岑隐面不改色,还是如平日里般嘴角始终噙着一抹云淡风轻的浅笑,再一看,那抹笑容之中又似乎透着一分妖异。

    慕祐昌只觉得心跳砰砰砰地回响在耳边,心神不宁。

    端木绯不动声色地再次朝慕祐昌看去,微微蹙眉,思绪飞转。

    当她听到玄信死了的那一瞬,她心里的第一直觉,就怀疑玄信之死会不会是二皇子杀人灭口……

    不但是她,端木纭也同样想到了,悄悄地拉了拉端木绯的小手。姐妹俩手牵着手,飞快地彼此对视了一眼,抿嘴不语。

    看皇帝的样子显然是暂时不打算下山了,岑隐便指着大门后的那片白玉兰树提议道:“老爷,不如到玉兰树下小坐片刻如何?”

    为了方便香客欣赏那五百年的白玉兰,大平寺特意在玉兰树下摆了几张茶桌,供香客饮茶赏花。

    皇帝应了一声,就大步流星地又往回走去,后面的其他人面面相觑,最后零零落落地跟了过去。

    此刻,阳光还是那般灿烂明亮,那朵朵晶莹的白玉兰也还是那般圣洁美丽。

    众人的耳边不由得再次回响起玄信那如丝竹般清雅而空灵的声音——

    “佛曰: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一次的擦肩而过。人这一辈子最多不过短短百年,能看见活了五百岁的白玉兰开花,也不枉此生了!”

    他的音容似乎还犹在眼前,可是他的人却已经逝去了……

    想着,众人的脸上都有几分唏嘘,几分哀伤。

    阵阵微风中,片片白玉兰花瓣纷纷扬扬地落下,看着似冬日的鹅毛大雪,又好似那漫天飞扬的纸钱般……

    慕祐昌的脸色更难看了,整个人如坐针毡,几次欲言又止地想劝皇帝离去,但又怕自己的言语中不慎露出什么马脚,反而会引来皇帝的怀疑。

    天空中的夕阳还在不断地往西方沉下,一点点,一寸寸,时间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放慢了……

    约莫过了一炷香时间后,程训离便疾步匆匆地回来了,走到皇帝的跟前,躬身抱拳禀道:“老爷,属下去看过了……玄信已经死了,确实是从高处摔落致死。”

    顿了一下后,程训离理了理思绪,有条不紊地从头禀来。

    适才程训离已经询问过了那个叫寂空的小沙弥,玄信的尸体是他和一个师兄去抱塔松那里打扫落叶时偶然发现的,玄信就横尸在塔后,摔得头破血流。当他们发现时,人已经没气了。

    程训离也大致检查了玄信的尸体,他身上除了摔伤以外,没什么其他的伤痕,本来看着是意外,但是玄信的右手里紧紧地抓着一个点缀着青色流苏的白玉双鱼扇坠,这双鱼扇坠是上好的羊脂白玉,玉质剔透,触手温润,实在不像一个游方行脚僧能拥有的。

    再加上,戒台四周都有栏杆围着,照道理说哪怕玄信是凭栏观景,也不至于摔下去啊,所以,住持大师怀疑玄信的死会不会不是意外,而是被害,方才已经让人赶紧从后山的捷径下山去报官。

    众人听着皆是心惊不已,如果这不是意外,那岂不就是——

    谋杀?!

    一想到这个大平寺中可能潜藏着一个灭绝人性的杀人凶手,付盈萱的俏脸愈来愈白,其他的人的面色也大多不太好看,其中以慕祐昌为最。

    他几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没让自己瘫软下去。别人不知道,可是他却可以确信玄信手里抓的那个白玉双鱼扇坠是自己的。

    他苍白的嘴唇微颤,无声地反复呢喃着:“怎么会?怎么会……”

    这一瞬,慕祐昌觉得自己仿佛陷入了一场无尽的噩梦中,在梦中,他置身于一片无底的泥潭中,越是挣扎,就陷得越深……

    这一切都要怪玄信!

    若非是他痴缠不放,事情又怎么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这时,不远处又传来一阵凌乱的脚步声。

    对于慕祐昌而言,这脚步声就像是那黑白无常朝他一步步走来似的,他不安地调整了一下坐姿,整个人透着一种局促烦躁的气息。

    皇帝也注意到了,微微蹙眉,心里觉得这个次子今日的言行举止一惊一乍的,不够稳重,实在是有失皇家风范!

    众人循着脚步声望去,就见那个叫寂空的小沙弥又跑了回来,气喘得更急促了,额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滴。

    “几位……施主。”寂空几乎快喘不上气来,合掌对着他们行了佛礼,歉然道,“恐怕要请几位在寺中稍坐了。”

    寂空有些紧张地看着他们,他也知道现在时辰不早了,再过一个时辰,这太阳差不多就要彻底落山了,若是把这几位香客留住了,没准他们就赶不及在京城的城门关闭前回京了。

    慕祐昌终于忍不住了,冷声对着寂空斥道:“放肆!你们大平寺难不成还觉得我们与那玄信之死有关不成?!本……我倒要看看谁敢拦我们!”

    皇帝的目光更为幽暗,手里的折扇也停了下来,心里越发不快:平日里,他觉得昌哥儿年纪虽小,性子却温和稳重,不比显哥儿差。没想到今日这不过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他就露了毛躁,实在是不知分寸!

    慕祐显看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对着寂空安抚地微微一笑,起身对着他拱了拱手,道:“寂空小师父莫要介怀,舍弟只是一时性急。我们知道贵寺并无恶意,还请帮忙准备两间厢房容我们小憩。”

    “这是自然。”寂空松了口气,圆圆的脸庞上露出讨好的笑容道,“还请几位施主随小僧来。”

    见状,皇帝的脸色总算稍缓,站起身来的同时,手里的折扇又慢慢地摇了起来。

    皇帝就在附近,慕祐昌不敢对着长兄恶言相向,但是背着皇帝时,那阴沉的目光却像是淬了剧毒的刀子一般射向了慕祐显,阴冷无比。

    慕祐显只当没看到,直接从慕祐昌的身旁走过,大步地跟了上去。

    端木珩看了看天色,微微蹙眉,知道今日怕是要耽搁了。他招来了一个小厮飞快地叮嘱了几句,那小厮就匆匆离去,打算赶回京去报个讯,也免得家里着急。

    端木纭和端木绯也紧跟着站了起来。

    端木纭拉着端木绯的小手,轻轻地握了握,又给了她一个安抚的浅笑,用口型说,蓁蓁,别害怕。

    端木绯拉着端木纭的手微微地晃了晃,像是撒娇,像是安抚,与此同时,她仰首对着端木纭露出一个甜美的笑容,也用口型说,有姐姐在,我什么也不怕!

    妹妹那全身心信赖的小模样让端木纭颇为受用,替妹妹稍稍整了整鬓发间的珠花,两姐妹就不紧不慢地也朝着皇帝他们的方向跟了上去。

    前方十几丈外,皇帝忽然又停下了脚步。

    虽然他没有任何动作,但是岑隐已经知情识趣地走到了皇帝的身侧。

    “阿隐……”皇帝眸中闪过一道精光,随口吩咐道,“要是刘启方来了,你就让他过来见我。”

    “是,老爷。”岑隐含笑应下,躬身行礼后,就退下了。

    慕祐昌不由双目微瞠,死死地盯着岑隐,拇指的指甲深深地抠着掌心,想说话,却不敢说;想追上去,却又怕引来皇帝的疑窦,只能无声地对着岑隐投以哀求的眼神。

    岑隐在他身旁如一阵风般走过,淡淡地斜了他一眼,就毫不停留地离去了。

    后方,一大片白玉兰的花瓣被山风猛地吹来,打着转儿,轻飘飘地落在了慕祐昌的肩膀上……

    ------题外话------小八哥:呱呱!

    纭:月票!

    小八哥:呱呱!

    12看书,12看书精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