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司霆烨赵薇蕊 > 第二百六十六章:众人力荐,皇位易主
    念起皇宫的一系列变故,不禁叫人唏嘘。

    孙佳敏被打入冷宫,而孙太妃也因为参与此次事件,与秦白时苟合,被一同打入冷宫,孙太妃心高气傲,听闻一被打入冷宫,就开始大闹,精神一度处于崩溃边缘。

    不久前还风光一时的姑侄二人,如今终得报应,以凄惨结局黯淡收场。

    暮色暗沉。

    晚膳后,宁如秋偎在司霆烨肩头,坐在院子里静享着夜的宁静与安详。

    司霆烨温柔地一下一下拨弄着宁如秋的长发,长发掠过指尖,便只觉一阵丝滑触感,佳人在怀,司霆烨禁不住心苼荡漾。

    俯身在她耳边,吐气如兰,“秋儿……”

    “恩?”正扬眸望住满天繁星,思绪飘离的宁如秋,下意识应了声。

    “等咱们的孩子出世了,朝廷上稳定了,咱们就找一处世外桃源,过隐居的日子好不好?”

    宁如秋闻言,微微一愣,幽幽收回目光,深望着司霆烨,“皇上还小,你可放心的下?”

    “可你喜欢与世无争的生活,我想给你一个你想要的生活。

    ”司霆烨温柔的语气,满含深情的目光仿若一道暖流缓缓划过宁如秋的心头,他能这样想,她就已十分欢喜。

    “如今朝廷尚未彻底安定,随时有变故也未可知,等咱们的孩子出世了,看看情势再决定吧!”

    司霆烨扬手将宁如秋散落胸前的发拨在耳后,语气里尽是宠溺,“好,都听你的。

    ”

    翌日,清早。

    司霆烨早早就带着宁如秋赶往皇宫。

    已经有些日子没离开过烨王府的宁如秋竟觉得心里欢喜,总算是能吐出透透气,长时间憋闷在王府,真差点让她到了抑郁。

    马车摇摇晃晃,踏过一道道青石板街,宁如秋坐在马车里,时不时撩开帘子张望着外头,道路两旁的风景,此时天色还未大亮,夜里的蒙蒙雾气还未完全散去,盘绕在绿意植萃间平添一股清新的凉意。

    司霆烨略有些无奈的看住宁如秋,“这会儿还凉,身子别着凉了!”

    “好不容易得空出来一躺,你还不许我好好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啊?”说着,宁如秋回眸望了眼司霆烨,一脸‘我偏不’的表情。

    司霆烨见状,眉间浮笑,“好了,随你高兴还不行?不过这件外衫披上,你不怕冷,咱们的孩子可怕冷!”

    司霆烨与宁如秋来到皇宫的时候,小皇帝身子虚弱,正躺在龙榻上,面色看上去甚是不佳,太医在身旁给他把脉诊断。

    司霆烨与宁如秋见状,一颗心瞬时提了起来。

    “皇上身子如何?有无大碍?”太医收了收药箱里的工具,司霆烨关切问道。

    太医朝司霆烨与宁如秋行了个礼,这才道,“皇上身子本质上并无大碍,只是有些营养不良,听伺候皇上的嬷子说,皇上胃口时常不佳,吃下的食物并不多,再加上……”

    太医正说着,忽的顿住,望了眼司霆烨,眼神里似有某些顾虑。

    宁如秋望了眼在龙榻上安静躺着的小皇帝,又低声对那太医道,“你继续说就是。

    ”

    太医点点头,又道,“先前秦白时与孙佳敏等人好似在皇上心里留下了不小的阴影,因而皇上的问题多半是心理原因造成的。

    ”

    原来如此,宁如秋不禁微蹙起眉头,饶是他再努力表现出一副坚强的样子,也毕竟只是个几岁的孩童。

    司霆烨坐在龙榻边,望住双眼紧闭着的小皇帝,神情略显担忧。

    不多久,朝廷上陆续有大臣听闻小皇帝生病,便纷纷前来探望。

    偌大的寝宫里,不时有大臣相互低语起来,许是略有些吵杂的声音影响到了小皇帝,少顷,便渐渐醒了过来。

    “臣等愿皇上万福金安。

    ”一众大臣见小皇帝醒了过来,一齐跪拜道。

    小皇帝睁开眸子,便见司霆烨与宁如秋正坐在自己身旁,又见龙榻前正跪着一众大臣,“你们都起来罢!”说罢,又转头对身旁神色担忧的司霆烨道,“皇伯伯我能跟你商量一件事么?

    司霆烨正了正神色,“你说吧!”

    说着,司霆烨将小皇帝的身子扶起,半躺在靠枕上,此时偌大的寝宫里,安静地出奇。

    小皇帝垂眸,抿抿有些干涸的唇瓣,低低的声音自他口中缓缓溢出,“我不想当皇上了。

    ”小皇帝的声音极低,却被在场的司霆烨以及所有大臣听的一清二楚。

    众人无不皆惊。

    宁如秋眼里亦是一片讶然,须臾,收了收眼底的讶然,轻声地道,“咱们之前不是说好的么!为什么现在又不愿意做皇上了?”

    宁如秋话音一落,在场众人的目光纷纷集中在小皇帝身上,皇上乃是一国之君,皇上的人选关乎到江山社稷,怎能说不当便不当的?

    小皇上许是意识到自己方才的话会在众人间引起莫大的波澜,踌躇半晌,终是下定决心,“我年纪尚小不说,且身子羸弱,自问没有治国平天下的才能,诸位爱卿扶我坐上皇位,无非是看在父皇的份上,但我不想因此霸占着皇位,一国之君的位置应该由一个又能力有担当的人来坐。

    ”说罢,小皇帝抬眸定定望住司霆烨。

    司霆烨听罢,眸色复杂。

    回想起这些时日一来,小皇帝身心的微妙变化,宁如秋忽然觉得也许只有真的如小皇帝所说,他才可能卸下心里的包袱,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一众大臣,仍跪在地上,一时间却面面厮觑,不知该如何反应。

    不论文臣或是武官,长篇大论的家国道理皆是装满腹中,若是往常,言辞说起教来侃侃如流,但此刻却是语塞,不知如何开口。

    一个几岁的孩童能听得懂他们说的那些治国精髓的道理么?有兴趣听他们讲述典故,明白作为帝王肩上的责任与得失么?

    寝宫里,是久久的沉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臣等相信待皇上年纪再大些,便会发现您现在所担心的问题不过是杞人忧天,况且,臣等会在您身边,尽心辅佐,故而还请皇上三思。

    ”

    “请皇上三思!”尚书大人一席话落,众臣立时附和道。

    “我知尚书大人的一番心意,但我心意已决,诸位爱卿不必再多言,皇位一事,我倒是觉得除皇伯伯之外,无人能胜任。

    ”

    一众大臣见小皇帝推出新皇人选,便知其心意已决,多说亦是无用。

    司霆烨听罢,厉声驳斥,“皇位一事,岂能如此儿戏,你是皇室血脉正统,是先皇唯一的皇子,理应代父将天宏国发扬壮大!”

    小皇帝闻言,略显苍白的脸蛋上神色更加暗淡,黝黑的眸子里少顷便已泪光涟涟,“您与父皇同出一脉,当年若不是您全心扶持,父皇也不会当上皇上,如今这皇位也顶多算是还于您了。

    ”

    司霆烨几次前往边境赈灾,平定内外忧患,更是除了秦白时与孙太妃等奸人,让天宏国重新恢复了正常秩序。

    他出众的能力及谋略,深深令人折服,此时又听小皇帝极力让司霆烨坐上皇位,一众大臣心下纷纷赞同。

    “既然皇上心意已定,臣等再说也无用,至于新皇人选,臣以为确系非王爷之外无人能胜任。

    臣恳请王爷,择日登基。

    ”

    “臣等恳请王爷,择日登基!”众大臣又一次异口同声地请求。

    一旁一直沉默着的宁如秋看看意见出奇一致的大臣,又看看小皇帝期盼的眼神,最后将目光落在司霆烨身上。

    他也正望住她。

    四目相对,司霆烨眼底的担忧与纠结被宁如秋看的分明。

    他昨日承诺她,等朝廷安定了,等孩子出世了,他便带着她寻一处与世无争的雅山净水之地,与她过逍遥自在的隐居生活,可此时……

    正当他犹豫之际,却见宁如秋淡淡开口了,“既是皇上与诸位大臣的请求,王爷应了便是。

    ”语气淡然,而淡然深处的丝丝无奈无人听得出来。

    不论决断力亦或是治国谋略,他的确是新皇的不二人选,先皇之时皇室本就子嗣单薄,放眼如今的皇朝之中,也唯有司霆烨一人出身正统,有资格继承皇位。

    她又如何能自私的将他据为己有呢!

    司霆烨幽邃的眸子深望着宁如秋,眼底的情绪被一片黯然遮盖。

    此时,众大臣之间站出一个着深色宫服的年轻男子,他的声音浑厚而有力量,神色坦然地扫了一眼在场众大臣,后又毫不怯懦地直视着司霆烨,语气不卑不亢道,“王爷不要再犹豫了,如此国之大事,切不可过多耽误,若连您都不肯接下这个重担,试问整个天宏国谁人有资格有能力担起这个重任呢!”年轻男子言辞切切,话音一落,便将众臣的目光吸引了去,宁如秋亦是不例外。

    上下打量一番眼前年轻男子,却是极为陌生,印象中从未有过这人的痕迹。

    不过有些年纪稍大的大臣认出了他,他的父亲是司霆烨父皇在世的时候,封的唯一一个异姓王吕鹤,而他便是吕鹤唯一的儿子,吕靖远。

    当年吕鹤为人本就低调,被封为王后,为了不引起皇室的猜忌,更是低调了,在朝中鲜少与大臣来往,家族关系也十分简单,这吕靖远是司恒青刚登基的时候,提拔上来的官员。

    吕靖远不大喜官场,也与朝上大臣私交甚少,反而更乐于无忧无虑的生活。

    司霆烨自是认得他,目光落在他身上,略有些诧异。

    “既是皇上有心退位,本王便接下这重担就是。

    ”

    而后,一众大臣一番商定,最后确定司霆烨登基大典一个月后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