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糙汉老公的娇娇媳 > 第三百六十九章 石灰窑
    于若曦原本打算去于家村的步伐只得打消。

    她回转,去找了刘青山和于文礼等人商量。

    图纸上密集的各种数字和量词看得人眼花缭乱,几人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大家都没看懂图纸?”她问。

    众人齐齐摇头。

    密密麻麻的,啥也看不出来。

    “其实这张图纸上的内容,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面粉加工成面条……”

    “就这?村子里的女人哪个不会?眼下不是粮食紧缺,哪家不会做?这也能拿来换钱?”这是得知图纸可以换钱后,心气儿不平的。

    “加工面条不稀奇,利用水利加工面条不稀奇,把菜蔬加进面条中就更不稀奇了。可是全部加在一起就稀奇了。”

    于若曦指着图纸上的标注:“你们看,这些内容,拆分开来看都不稀奇,可组合在一起,却是省时省力又省心的好东西,还能让咱们叶家湾多一笔进润。

    等年底咱们按照工分分钱,进润也多了一部分。

    最关键的是这个,如果上面能给批条,咱们村再添一个石灰厂!”

    “石灰厂?书记您说的就是村后那个石灰窑吧?那石灰窑前两年割资本主义尾巴时,被迫关闭了,那家人现在都死绝了。现在还能建厂?”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石灰是石灰石、白云石、白垩、贝壳等富含碳酸钙高的原料,经一千度左右的高温煅烧形成,而石灰石和煤炭其实是伴生石,成就彼此。

    叶家湾其实一直都有一个露天石灰窑。

    解放前是当地的一位大地主家的其中一个产业,后来短短几十年中,大地主一家子死的死,走的走,当真是沧海桑田,人事变迁。

    石灰窑也一直闲置,用土砖砌成的窑1子早已长满荒草。

    当地人不是没想过种庄稼,只是窑1子里面含了大量的石灰岩,种什么都没有收成,只能抛荒在那里,收割一些柴火做饭或割些野草喂牛羊。

    “我刚才不是说过,如果能开批条,咱们‘生产队’就能再添一个石灰厂。”

    是生产队的,不是某个人的。

    于若曦也不怕拿不到批条,眼下提炼原煤消耗的石灰都是从山的那一边采购,价格真不便宜。

    如果石灰问题解决了,煤矿的产量肯定还要上一个台阶。

    啪!

    于文礼的巴掌重重拍到图纸上。

    “这件事我看行!不过现在的问题,就是石灰窑的归属。

    当年因为都觉得那石灰窑是个祸害,咱们村和下河村、于家村三个村就以它为界,划分的地界。

    眼下要重开石灰窑,恐怕还得和下河村和于家村的村长、书记商量。”

    “唔,我也觉得可行。”

    刘青山也点头赞成:“这件事,恐怕由你出面合适些。”

    他指的是于文礼。

    于文礼当仁不让,都是村长相互之间也好说话些。再说了,他和于家村的不少人都是没出五服的亲戚。有利可图的事,他也该念着同姓人。

    既然决定了要促成这事,自然是宜早不宜迟。

    “我一个人没人帮衬也不好说话。要不,咱们一起去?”

    大家一合计,干脆连夜走一趟下河村和于家村,反正距离也不远,拿个火把走一段夜路就行。

    既然于村长要去于家村,于若曦也乐得一同过去。

    她赶着回蜂窝煤厂,那边事情还很多,两个孩子在家,就算有叶建斌看着,可万一他忙着上班了,连去托儿所都没人接送。

    等他们拿着火把出发,刘青山居然意外拿了把手电出来。

    惹得于若曦好似看稀奇物件一样盯着看。

    “没见过吧?”

    刘青山得意得很:“儿媳妇过门时的陪嫁,一直放在那,没舍得用。今晚想着赶夜路才拿出来。”

    准确来说,就是拿出来显摆。

    这年头的手电筒金贵得很,还属于三大件。一般只有有钱人才能拥有,属于高消费品。

    俗话说:“败家子,三样儿,车子,手表,电棒儿。”

    那电棒儿就是指的手电筒。

    当然,三大件在各个地方也各有不同。至少,在叶家湾于若曦就很少见到。

    “确实稀奇,照路都这么亮堂,难怪你舍不得拿出来用。”

    于文礼的语气酸溜溜的。

    眼馋得紧,他家可没有这么精贵的好东西。

    “害!你以为我不想拿出来?儿媳妇看的紧,轻易不拿出来。这不,今晚还是她高兴了,才主动拿给我用一晚,明天就得还给她。”

    乡下地方很难买到电池替换。要买,得进城。

    对乡下人来说,进一趟城不光一整天都挣不到工分,还得花路费钱,太浪费。

    “愿意拿给你用,你儿媳妇已经很孝顺了。”

    于文礼有些气闷,拿着火把走得飞快。

    刘青山是有口难言。

    儿媳妇这么紧着拿出来,还不是因为,她就是下河村的人。就盼着石灰窑能再度开窑,让下河村的父母也跟着沾沾光。

    于若曦虽然眼馋,想了想,倒底还是善意提醒他。

    “别说,我也喜欢得紧。之前韩雪丽手上有一只,当时知青点的同,志谁不羡慕?

    我那时想摸一摸,都不给。不过,她自己都没舍得用,就放在枕头底下,每天拿出来检查一遍。

    后来也不知怎么的,就不亮了。里面的电池也软趴趴的,坏掉了。”

    “那是她没把电池取出来,跑了电!”

    说起手电筒,刘青山的话匣子又打开了:“这手电筒得仔细养着。不用时,最好仔细包裹起来防止生锈,电池也得放好。我记得当初……”

    于家村这边。

    于兴海收工回家,就忙着编织背篓。

    于若曦敲门时,还吓了几人一跳。

    霎时大家都迅速忙碌起来,藏粮食的、藏小零食的、藏油盐糖米面的,看似混乱实则井然有序,也不知道已经经历了多少回意外。

    当屋外的敲门声再度响起时,里面才传来一声询问:“谁呀?”

    “妈,是我,若曦!”

    “若曦?!!”

    赵雯雯霎时间放松下来,随即大喜。赶忙跑过去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