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姜菀秦肆 > 第387章 姜家来人
    花生很快去而复返,此事也就揭过不提,姜菀穿戴整齐后,领着花生等人一同往永安堂而去。

    虽然是早上,但因着昨个儿婆婆张氏的发话,三房众人都起了个早,为的就是聚在一起好好吃个早膳。

    秦家男人们早已被传入宫中去了,估摸着是为之前的事情有个说法,毕竟抵御边关之事,秦家人不知出了多少精力,论理是要加赏的。

    一番早膳,众人吃的热闹极了。

    卓哥儿和晴姐儿出京时都勉强记事,此时回到原来的家中,虽然有些陌生但也隐隐记得这才是真正的家,所以吃饭间分外高兴,时不时地问一些问题引得大家啼笑皆非。

    而小些的栋哥儿和嫚姐儿虽然对这边陌生,但身旁又是母亲、又是兄长姐姐的,不过一会儿便又重新嬉闹起来。

    唯独有些不安的算是最小的小尺西和晚姐儿了。

    还好小尺西认人,肯让祖母张氏抱一抱,不然姜菀便要一手一个娃,怕是不等用晚膳,胳膊就能断掉了。

    早膳过后,姜菀等人并未急着离开,而是与两个嫂嫂一起陪着婆婆张氏说话聊天。

    几个孩子都耐不住性子,早早就跑了。

    “这兜兜转转地一年,总算赶在年尾又回来了。”张氏目光悠远,语气幽幽地道。

    一番话说的姜菀等人纷纷沉默不语。

    她们被贬出京,正是刚过年头,才初春便在赶路了。

    再过几日就要冬至了,可不就是年尾了!

    “还好回来了,没赶在外面过年,论理还是要开心的。”见久久无人说话,气氛有些冷凝,姜菀斟酌了下,轻声道,“不过,咱们这一番回京,这几日怕是要接待不少人,我虽然于生意上有些天赋,可在人情来往上,怕是不足多矣,又要劳烦大嫂了……”

    “都是一家人,哪有什么劳烦不劳烦的?”徐氏微微摇头,声音温和。

    旁边张氏却蓦地开口,“年前就不必接待人了,难得回家,那些虚情假意的喧闹看着都让人厌烦,你们几个若是想回家看看,便自行跟小庄子知会一声,需要什么都提前备好。”

    此言一出,便是淡定如徐氏眼底都闪过讶然。

    只是她向来温婉沉稳,见婆婆都发话了,便也不说什么,只恭顺地应了是。

    陈氏最不耐烦这些,此时听了更越发称心,自然也只有附和的没有反驳。

    妯娌二人这件事没异议,却在另一件事上提出了不同意见。

    率先开口的是徐氏,“娘,回家之事暂且不急,等年后再说吧,眼下我们虽然回京,但京中局势到底不与边关相同,不知复杂了多少,还是先暂且看看再说。”

    “对!大嫂说的正是我的想法。”陈氏点头附和,转而看向姜菀,神情有些纠结,“只是,菀儿与我们不同,你是否还要回去一趟?”

    虽然姜菀不是姜家女的事情全家上下都知道了,可到底名义上她还是姜家千金,论理回了京,是要回去探一探亲的。

    姜菀本就不想去,此时见两个嫂嫂都表了态,更是坚定地摇了摇头,“我的情况,娘和嫂嫂们都知道,去与不去,都没什么大的差别,便也不去了吧。”

    “你们看着办就好。”张氏揉了揉头,语气难得有些疲惫。

    她到底是上了年纪,这段时日又是奔波劳顿,又是殚心竭虑地筹谋,早已有些顶不住,一回京中,整个人就松懈了不少,那些强压着的不舒适瞬间找上门来,纵然休息了一夜,却也精神极差。

    “娘若是不舒服,不如再回去歇歇,正好我们几个回去整理下箱笼。”徐氏在旁体贴地道。

    陈氏和姜菀纷纷附和。

    张氏也不坚持,闻言挥挥手,转身就进了内室。

    姜菀与两个嫂子在永安堂门口分手,各自回了各房,整理从边关带回来的箱笼,忙忙碌碌了一天,总算在午膳后有了些许空闲。

    茶还没喝一口,姜菀就收到花生带来的消息。

    太后去了。

    把持了一年朝政,将整个朝堂搅合地乱七八糟的太后,就这么平淡地没了。

    姜菀初听之时,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可紧接着她就回过神来,不论太后去世是真平淡还是另有隐情,明面上对方是圣人之母,她这一去,整个蒙古国都要奔丧服灵,是国丧。

    姜菀只要一想就觉得累得慌,她只得起来换了身素净的衣裳,连口气都没喘,领着连翘直奔永安堂。

    秦家还有着定国公府的爵位呢,论理是进宫哭丧的。

    她到永安堂时,婆婆张氏已经面沉如水地坐在太师椅上了,身旁两边坐了大嫂徐氏、二嫂陈氏,身后各自跟了贴身丫鬟,也俱是换上了一身素衣。

    而永安堂整体也都换上了镐素,入目之处,不是木色就是白色,再不济也只是一些靛蓝、墨绿等深沉之色,像早上还看到的一对粉胚海棠官窑花瓶早已不见踪影,想必是收进了库房。

    “娘,大嫂、二嫂。”姜菀进门,一一见了礼,这才看向婆婆,轻声道:“宫中的事情,想必娘也都知道了,我们眼下是个什么章程?”

    张氏沉沉地看了眼外面天色,语气不辨喜怒,“太后殡天,是国丧,所有人勋贵朝臣都要进宫哭丧,待会儿如山他们回来再一起商量,你先坐下歇息会儿,待会儿有的累。”

    后面几句话明显温和了几分。

    姜菀心底一软,乖巧地应了声,转而捡了个椅子挨着二嫂陈氏坐下。

    太后殡天乃是国朝大事,即便对方曾作妖到所有人都不待见,可该有的礼数却还是要做,因此,等秦肆兄弟三人回府后,略略说了几句便各自回房了,他们还要换身素服准备进宫。

    小尺西和晚姐儿还小,再加上还有几个大的,府里不能无人,最后思来想去,将二嫂陈氏留了下来,张氏自不必说,姜菀身为国公夫人必定是要去的,而徐氏身为长媳,言行稳妥,还能在旁提点姜菀。

    倒是秦家三兄弟,一个不落地去了。

    秦家众人前脚回京,后脚就要进宫哭丧,如此浩荡又显眼,不知暗中被多少人盯着看着。

    而姜菀与大嫂陪着婆婆刚在宫门处站定,就有人远远地迎了过来。

    为首的是一个容长脸细眸的贵妇,约莫二十多岁,姜菀隐隐觉得眼熟,却一时想不起是谁。

    反倒是对方率先开了口,声音细细柔柔地:“阿菀倒是难请,这一走就是一年,连母亲都不想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