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捂着胸口,只觉得气闷。
大夏有句骂人的话,叫做“生孩子没腚眼”。
百姓们骂老九,等同于骂朕!
武帝咬牙切齿道:“传朕旨意!宣老九入宫!朕要当面问问,他这葫芦里面,到底卖的什么药!”
魏勋忙提醒道:“万岁爷,您是不是忘了一件事。”
武帝诧异道:“什么事?”
魏勋低声道:“您不是答应九皇子!无论他做出什么事,您都不会过问吗?抬高粮价,是九皇子故意为之,可能另有深意。”
武帝怒不可遏:“深意?有个屁的深意!朕若是由着他为所欲为!到时候真有百姓饿死,朕看他怎么收场...”
话虽这么说。
武帝此刻也有些无奈。
毕竟,他确实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答应了老九。
无论用什么手段,都不会干涉。
武帝毕竟是九五之尊,一言九鼎,不可能轻易反悔。
可是。
武帝心中有一种极其强烈的预感。
现在是暴风雨的前夜!
不久之后,灾难将会彻底爆发。
到时候,不知道会有多少饿殍,死多少人。
偌大的京师,恐怕要化为一片鬼蜮。
这时候,有太监慌慌张张进来:“万岁爷,四皇子带着一众文臣,在宫门外聚众闹事,吵着要见您...”
武帝脸色一变,怒道:“这个节骨眼上,老四又来添什么乱?也罢,让他们进来吧!”
片刻之后。
四皇子李治为首,身后跟着一众大臣来到御书房,下跪行礼:“臣参见皇上!”
武帝俯视着李治,不悦道:“老四,你来干什么?难道,还嫌朕不够烦吗?”
李治双手奉上一份奏疏:“父皇,儿臣联合百官,弹劾九皇子李龙鳞,联合粮商,哄抬粮价,囤积居奇,鱼肉百姓!”
一众文臣齐声道:“皇上,九皇子身为钦差,不想办法平抑粮价,反而继续囤粮,激起民怨!请皇上下旨,将其严惩!”
武帝目光扫过众臣,愕然发现,荣国公张权也在其中。
要知道。
张权是勋贵之首,跟李龙鳞的关系一直极好。
现如今,张权也跟四皇子和文官们一起站出来,弹劾李龙鳞。
由此可见。
李龙鳞放任粮价上涨,已是天怒人怨。
不光百姓。
连勋贵们都看不过去,也跟他翻脸了。
武帝是一个护短的父亲,依然维护李龙鳞:“老九这么做,也许就是为了平抑粮价,才使出的非常手段!何况,老九也是你们推选出来的!”
“现在,你们又让朕找老九的麻烦?”
“这是什么道理!”
“不要忘了,你们也跟朕一样,在朝堂上答应,无论老九用任何手段都不过问!”
“就算老九真的不行。”
“等你们难道,就有什么良策?”
大臣们低着头,沉默不语。
他们若有良策,早就站出来,抢着邀功了。
还能等到这时候。
四皇子李治却微微一笑,道:“父皇,您不会认为,诸多皇子之中,唯有老九能为您分忧吧?”
武帝眉头一皱,不解道:“老四,你这话什么意思?”
李治沉声道:“君忧臣辱!儿臣愿意挺身而出,哪怕是身败名裂,也一定把这粮价压下来!”
武帝有些意外,看着李治:“你是要主动请缨,为朕分忧,平抑粮价?”
李治点头道:“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