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深深的看着叶沐辰的背影,感叹:果然,人不可貌相,这无名公子其貌不扬,却如此不畏强权,目光长远,愿舍身为大局……
若今夜,无名公子当真折损于此,她一定会为其收尸,并年年祭拜。
这世间能让她另眼相看的人不多,这叶无名就暂且算一个吧。
眼见比试还未开始,叶沐辰就已经抢走了他的所有风头,叶世殷极为不爽,冷哼道,“既然你答应了本世子的要求,那就请新科状元出题吧!”
画舫内,一袭白衣的孟云泽久久的望着岸上叶沐辰的身影,听着他说的那些话,不知为何,脑海中竟然浮现出了叶沐辰的模样。
虽然,他不过有幸远远见过阁主几面,但阁主的气势,胸怀却让他铭记于心,今夜这少年竟与阁主之胸怀不谋而合……
属实让他意外。
说实话,他很希望叶沐辰能赢。
即便不能,他也会尽力保全其的性命,叶世殷今夜是为二皇子拉拢他而来,自然也要卖他几分薄面。
他便看看,这无名公子有如此胸怀,才学如何。
他提笔在纸上写下遒劲有力的一大个字,而后交给了侍从。
侍从在万众瞩目下,拿着那张纸,出了画舫,“诸位,这便是我家主人出的题,不论诗词,文采佳者为胜,好坏皆由在场文士投票判定,请叶世子和……无名公子商榷,谁先答题。”
众人皆向着侍从高举的纸张看去,在灯光映衬下,那纸上一个大字赫然在目——‘民’。
这道诗题,让满京文士都倒抽了一口凉气,古往今来,文人雅士作诗大多吟诵风花雪月,少有的人会写爱国情怀,江山社稷,甚至作一些溜须拍马讨好帝王或上级的诗,可还从未有何人为民作诗词。
一来,百姓的地位过低,二来,大肆宣扬民苦,就是隐射君王朝廷无能,少有人敢冒险。
孟云泽这题,出得难度极高,普天之下恐怕也无人能给出满分答案。
叶世殷那边还好,再怎么不济,也有满京文坛大儒作为后盾,就算拼凑也能给他拼凑出一首来应付,而无名公子那边就惨了……
面对如此难的题,他怕是竭尽毕生之才,也绝难凑出一首完整的诗!
看来,今夜无名公子必败,他的姓名也只能留在历史书卷的记载中,留在他们的心中了……
满京文士纷纷惋惜。
赵铭心也满眼担忧的看着叶沐辰。
然而,看到题目后,叶沐辰却始终从容不迫,临危不惧。
他周身所表现出的气势,仿若天塌了都不为所动。
这让人不禁怀疑,他到底是胸有成竹?还是视死如归?
在众多文士质疑的目光中,叶沐辰忽而笑了,笑得极其轻蔑,“佑安王世子,题目你我都知道了,我这个人呢,向来不喜欢浪费时间,不如这样吧?针对此题目,我作三首诗词,只要你的人能在半个时辰内,作出一首诗词,凌驾于我任意一首之上,我都算你赢!”
“反之,你就是我的手下败将,主动放弃参加诗会,离开此处,不得为难赵大人,如何?”
什么?
针对如此难的题目,寻常人连一首都作不出,这位无名公子竟然说他要作出三首?
还说叶世殷的人但凡能在半个时辰内,作出一首凌驾他之上,就算他输?
这无名公子怕不是傻了吧?
那叶世殷身后的可都是大业朝文坛泰斗般的人物,无论如何,他们集结在一起的能力都绝非是无名公子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