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一段时间,各部队没有再出征任务。
四月逐渐进入尾声,环泗岛上风平浪静,除了天气越来越炎热以外,许诗霜倒是愈发适应在这里的军旅生活了。
人果然是适应性动物。想必一年前的她也想不到,今天自己能过上这种集体的军人日常。
条件确实比较艰苦。吃住方面还没有之前在望城好,天热有蚊子,许诗霜也经常被咬。
但跟物质上的艰苦相比,她精神上是满足的。
每天都能看美好的日出日落,吃上海鲜。
在这个年代,也算是一种特殊体验了。
野战医院治疗好那批病人之后,也变得平静清闲起来。那批病人由于受伤严重,大部分都办了退伍手续。
也许时隔不久,就会有一批新兵被送过来。
他们完完全全是在燃烧自己的生命作贡献。
对此,许诗霜只能尽力向诸位前辈军医们学习医术,增进自己。她希望等到某一天上战场,他们受了伤,自己能有能力救活他们。就算保不住腿,起码也要保住他们的命。
在这样的压力下,许诗霜完全拿出了当年高考时的劲头,无论是晚上睡前,还是白天上课间隙,都拿出医术来读。
宋招娣见她学习这么努力,便提出晚上熄灯以后,她可以开小灯看书。
“不过这样伤眼睛,你也不要看太久。”
“这不会吵到你睡觉吗?”许诗霜有点不好意思。
“没事,除了哨声,就是打雷地震都吵不醒我。”宋招娣摆摆手。
经过这段时间相处,许诗霜和宋招娣也处出了独属于女生之间的革命友谊。
在一个下着雨的夜晚,那天两人都因为天气的潮湿闷热睡不着觉,互相交换、诉说了彼此的家庭和抱负理想。
许诗霜这才知道,宋招娣一怒之下参军是由于被逼婚。
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宋招娣出生于北方一个尤为重男轻女的省份。家里包括她,连生了三个姊妹,她排行老三,就盼望着能生一个弟弟。
家里是农村,这会条件很差,农村里种地的靠天吃饭,那点工分根本养活不了一家人。后来弟弟终于出生了,却是她们一家噩梦的开始。
宋招娣先后看着自己的两个姐姐被父母以高价彩礼“卖”出去,嫁给了邻村的庄稼汉子,婚后被打骂都是常有的事,过着很不幸福的生活。
轮到宋招娣时,她才十六岁,就被逼着要嫁给山里的一个四十岁老男人。只因为那个老男人愿意给她出九十块彩礼。
有了这九十块,弟弟上学的钱就有了。
亲眼所见姐姐们的悲剧,宋招娣自然不愿善罢甘休。幸运的是比起寻常女孩,她身体高壮,也有的一把子力气,能顶一个成年男子,从小就能帮家里干田里很多活。
当时正好听说县城里在招女兵,宋招娣就去报名了。她谎称自己已成年,加上她比较高,估计队伍里正缺人,就把她给招了进去。
“……到现在,我进部队已经四年了。”宋招娣幽幽道。
许诗霜看着她,宋招娣一直给人一种成熟可靠的感觉,没想到她今年才二十岁。
“那你也上过战场吗?”她忍不住问。
“嗯,算是吧。”宋招娣点头,“我是海军,之前打炮战的时候上过几次海。”
许诗霜蛮佩服她的。
“你好厉害。”
“我才佩服你呢!”宋招娣道。
许诗霜比她还小一岁,如今已经是军医了,每天还这么勤奋地学习,宋招娣认为自己要向她学习。
之前在农村里没有条件学习,来到部队里后宋招娣才参加了扫盲班识字。
努力的精神可能是会传染的。在许诗霜的带动下,宋招娣重新拾起了初中课本。
同样,宋招娣也知道了许诗霜的情况。
知道她跟陆营长结婚,又离婚,眼下才来参军的事情。
天晓得宋招娣一开始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有多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