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知道倭寇还是通过一个视频,介绍的是戚继光。抗倭英雄,著名的军事家。
李慎一首以为倭寇是明朝时候才有的,没想到这个时候就有了?
听到李慎的问话,长孙无忌替李世民回答道;
“纪王殿下,这倭寇都是倭国人,他们专门打劫过往的商船,还有海边的村庄
“那他们打劫倭国的商船么?”李慎问道。
“好像还真没听说过他们打劫倭国的商船?”长孙无忌补充。
“哼,那就是针对我大唐了,看来得给他们点教训让他们长长记性,本王怀疑这些倭寇是倭国的一些世家派过来的,
这可是无本的买卖,一本万利。
他们不打劫倭国不是因他们有民族气节,而是他们怕,来我大唐做生意的应该都是朝中重臣或者是大世家,
他们怕别人也打劫他们的商船李慎分析道。
其实这很好猜测,房玄龄等人也都早就知道。漂洋过海的船只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建造起的。
“臣等早就这么猜测过,可是他们人数比较少,我们没办法抓住他们房玄龄也说道。
关键是不知道他们在哪,茫茫大海的去哪找。
“为什么要找倭寇,我们找他们主子不就完了么?而且也不一定非要找他们主子,还有很多办法
“哦??纪王殿下有何妙计,不妨说说房玄龄来了兴致。
“其实也没什么,本王听说沿海不光有倭寇,还有海贼,海上的贼。而且还有个男人要做海贼王。
专业爱打劫船只,尤其是倭国的船只李慎嘿嘿一笑,互相伤害呗,到时候海贼清剿倭寇。想想就刺激。
大家听李慎前面的话还没明白什么意思,可听到专门打劫倭国的商船,顿时都恍然大悟,
这纪王是想逼迫倭国做出反应啊,告诉倭国你劫我,我就劫你。
这招也就李慎干的出来,朝廷就算想到也不会考虑组建一支海盗团的。
毕竟名声不好,朝廷组建海盗团让外人知道了,那朝廷的威严威信何在。
“我看这个主意就不错,也让倭国人看看,我们大唐也不是吃素的程咬金表示同意。
“卢国公此言差矣,海贼乃是大唐民间组织,大唐也在全力围剿,与我大唐朝廷有何关系?话不能乱说李慎正色道。
“呃......”程咬金被李慎呛了一下,顿时语塞。
这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么?
他哪里知道李慎的心思,海贼可是要劫商船的,商船上的货物是能够卖钱的。
你要把海贼化为朝廷,那到时候钱怎么办。李慎才不愿意分给朝廷呢。
其他人还以为李慎这是想要保住朝廷的名声,所以也都跟着点头附和道;
“对对,这是民间组织,不能跟朝廷有关系
“说的就是,朝廷还要发公文呢
只有一首默不作声的李世民开始深思李慎说的话潜在的意思。知子莫若父,最了解你的人永远不是你自己。
李世民对李慎太了解,什么事情都是无利不起早的,捡一块石头他都得考虑一能不能榨出油来。
他才不会好心的自己组建什么海贼团来对付倭国呢。
最后李世民想到海贼打劫商船的货物问题,这就像李慎刚刚说的,是个无本的买卖,一本万利啊。
不过这里这么多人,李世民也不好提,所以开口道‘
“没有什么事的话,就这么办吧
大家看没有什么事了,也就不在这待着回去办公了。
只留下父子二人。
“说说吧,今日进宫到底所为何事?”李世民喝了一口茶道。
“阿耶,刚刚儿觉得,去倭国做生意,可以让阿耶入股李慎没有说万年县令的事。
“哦?那如何入股?”
“一千万贯,五成分红
“噗”李世民一口茶喷了出来。
“一千万贯?你又想在朕这里骗钱
“怎么会呢,我也出这些钱,而且我还要出人出力,还有船只都是我出的,其他人两千万贯我都不会同意的李慎狡辩道。
“怎么不会,上次高句丽,你说一人出一百万贯,结果呢?你一百万贯呢?你用朕的一百万贯,赚了盆满钵满李世民越想越生气。
“阿耶这次不一样啊,我们要建一座城池,带城墙的那种,所有的原料都要从我们本土运过去。肯定会比较贵
上次的事情确实让李慎留下了不好的名声。所以这次需要解释一下。
“不行,一千万贯太多了李世民摇摇头,自己好不容易攒了这么多钱,一下就要出去一小半怎么能够接受。
“那阿耶你说能出多少李慎小心翼翼的问道。
“一百万贯
“一百万贯?不可能~~”李慎跳了起来,一百万贯你能够干什么的。
“你不要以为朕不知道你的用意,你组建海贼团去抢劫倭国的商队,那不是钱么?
朕不要那份,朕也可以配合你的海贼团行动,要不然你以为大唐的海军是干什么吃的
李世民首截了当的说了出来,你抢劫那份我不要,也可以配合你,但是出钱没门。
李慎想了想最后点点头,不过又加了两个条件。
“阿耶,一百万可以,但是我要两个条件。到时候可以给你五成分红,而且那块地以后朝廷还可以派兵过去,作为大唐在海外的飞地
管理一座城池可不是就几个人可以的,李慎哪有人啊,他的人也就是会读书识字。
“说来听听,”李世民没有先答应。
“第一个,我要楼船的图纸
“不可能”楼船的图纸不能外泄。
“那给我两艘总行吧,我要大的楼船,以后出海钓个鱼什么的,也方便李慎本来也没想拿到楼船的图纸。
只不过是为了后面谈条件的时候能够顺利一点。这个东西到时候让他的工匠复制就是了。而且还可以根据楼船进行改进。
“你用楼船当游船用呢?那是战船李世民鼻子都快气歪了。
(楼船是可以远洋的,楼船是可以远洋的,楼船是可以远洋的。曾经穿过马六甲海峡去过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