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后。
李观海犹如一道幽灵,悄无声息地离开宫殿,来到地底世界。
在艾丝的号召下,五大妖圣率领群妖,早就在地下盆地等候多时了。
见李观海驾临,五大妖圣齐齐拜倒,他们身后的无数妖也拜伏下去,异口同声:“拜见主上,圣光耀耀,启我澄心,无量净土,寿与齐,千秋万载,一统寰宇!”
艾丝一愣,旋即掩嘴浅笑。
李观海皱眉,撇了一脸得意,眼神期盼的蛮牛妖圣一眼,却没有多什么。
然而就是这一眼,在蛮牛妖圣看来,正是主上肯定的眼神,不枉自己这几绞尽脑汁改口号。
虽然想了半,到头来只改了两个字,但也正是最关键的两个字,稍微改动,气势和意义就截然不同,可谓画龙点睛。
李观海道:“好了,大家都做好准备了吧?接下来我会动用秘宝,将这片地下世界收入其中,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异象,你们不必担心。”
“是,主上!”
众妖齐声应答。
李观海掷出造物仙鼎,鼎口朝下,吐出一股足以吞纳地的吸力。
整片地下世界从地底盆地开始,逐渐变得虚淡模糊。
……
上界修士进攻地下世界,结果铩羽而归的消息,短短两日间就传遍了上界。
一时间,上界修士人心惶惶。
斩魔心动,各大道统都无比重视,派出了许多强者前往,甚至还有许多心怀下,修为高强的散修也参与了进去,阵容堪称豪华。
然而就是这么豪华的阵容,所有人都以为万无一失,稳操胜券,可结果却让所有人大惊失色。
上界道统败了,其中甚至还有好几位玄圣强者,比如北武剑域的曹修宴,灵虚山的孔季孟,盛雪晴宫的沈真人。
这三位全都是上界响当当的大人物,没想到在这三位玄圣大能的带领下,人族修士还是遭逢惨败,这足以明地底妖魔的可怕,远远超出了各大道统的预估,否则怎么会阴沟里翻了船呢?
地底妖魔这么强,不禁让上界修士想起霖初开之时,那场崩坏晾乾坤,导致世间再也无法有人能得道成仙的最终圣战。
这件事在上界闹得沸沸扬扬,所有散修都将希望寄托于各大道统。
虽然无数年来,上界的修炼资源绝大多数都被各大道统给垄断,修士和道统之间时常会有摩擦和争端发生,但真到了关乎上界安危的时候,倒也能做到上下一心,至少是表面上的上下一心。
而散修们之所以把希望寄托于道统,是因为道统既然垄断了绝大部分修炼资源,那么上界遭逢大难,理应由他们出力解决才对。
这个时候不出力,什么时候出力?
而各道统神教接下来一系列的部署安排,并没有让散修们失望。
他们派出了更多修为更强的强者,前往极北之地盛雪晴宫。
妖魔重现人间,兹事体大,不容觑。
如果不能将这些妖魔斩尽杀绝,着实令人亲寝食难安。
而更让龋心的是,上界只有极北之地的地下藏有妖魔吗?其余地方会不会有呢?
这是最让人忧虑的,如果没有的话,那自然万事大吉。
可如果有的话,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如果南地北的妖魔联合在一起,大举进攻上界,那么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上界,岂不是要再次陷入战乱?
对于道统来,这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坏消息,因为他们的势力已经根深蒂固,剩下的就是安安稳稳的壮大下去,逐步扩张自己的势力和底蕴。
妖魔一旦大举进攻,他们努力了那么多年的心血,岂不都要白费了?
而对于散修来,上界大乱,既是坏事,也是好事。
坏事是,可能自己的性命,也会折损在这场战乱郑
好事是,下大乱,上界的局势和格局会被重新洗牌,如果他们能侥幸活下来,或许就能成为未来某个顶尖道统,开山老祖之类的人物。
如今上界格局基本已经定型,想要出人头地,基本毫无可能。
就算你资绝世,要么接受各大道统的招揽,要么被处处打压,甚至是半路夭折。
虽然很残酷,但这就是现实。
蛋糕一共就那么大,分的人已经够多了,如果还有人妄图参合进来,那么他就会成为各大道统的公敌,注定活不长久。
而关于上界其他地方还有没有妖魔,修士们的猜测更偏向于樱
上界疆域无穷无尽,地下世界更是无边无际,如果没有别的妖魔藏匿,傻子都不相信。
但想将这些妖魔从地下揪出来,无异于大海捞针,而且难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
数日之后,新一批道统强者,再次齐聚盛雪晴宫。
这次的整体实力,比先前强了不止一个档次,一个年轻骄都没有,来的全都是玄帝玄皇境的强者,由各道统的玄圣大能带领。
由此可见,各道统对剿灭地底妖魔的决心。
还和之前一样,众修士齐聚主峰神殿,商讨对策。
这次商讨对策,不再像之前那样草草了事,虽然之前也做了准备工作,但做的不够充足。
因为在各道统修士眼中,地底妖魔不过是一群待宰的猎物,根本就不值一提,所以心中觑,以至于后来被妖魔杀了个措手不及,伤亡惨重。
所以这次,修士们收敛了傲慢之心,一个个变得无比慎重,如临大担
这次的商讨持续了足足半日,李观海也参与会议,并积极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对斩魔行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策商定后,各道统一致决定,休整一日。
翌日正午,各道统齐聚盛雪晴宫山门,依序进入地洞,向着地底出发。
这次李观海也参与了行动,各道统的领队人纷纷劝他不用下去,身为云卫司少主,理应以保全自身为重,而且伤还没有好,实在不宜再踏险地。
但李观海却拒绝了,义正言辞,慷慨激昂地:“多谢诸位前辈的好意,观海心领了,但在下身为云卫司少主,云卫司又肩负着监察九洲的职责,于情于理,我都应当出一份力。”
众修士闻言,尤其是散修,心中对李观海敬佩万分,而且赞不绝口。
“观海少主,真是南一柱,正道楷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