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李观海离开地皇殿。
他这次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刷好感,好早日缔结羁绊之线。
结果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没费多大功夫,陆璇静的好感就达到赁结羁绊之线的标准。
李观海顺利将这位地皇殿圣女,绑上贼船。
临走前,留了二十片造化神树的神叶给她,算是这段时间来的补偿。
接下来就该考虑气运之子的事情了,根据鸿蒙古玉的提示,巫启人在东海,难道他的机缘也在东海?
八成错不了,那就到东海走一遭吧。
东海之边,沧澜城。
近日沧澜城中人心惶惶,因为有许多上界修士,以及其余种族的生灵离奇失踪。
刚开始是每一两个,后来是每七八个,甚至十几个。
城内流言纷纷,而关于那个红衣狐妖的传闻,也越传越玄乎,现在大部分人都认定,修士以及生灵们的失踪,肯定和那个红衣狐妖脱不开干系。
酒楼中,巫启坐在靠窗的座位上,一边饮酒,一边听着周围修士们的谈论。
他在心中问:“师尊,真是狐妖作祟?”
飘渺的女音淡淡反问:“为什么作祟的,一定就是狐妖呢?不能是别的?”
巫启一愣,他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师尊会给出这样的回答,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应答。
想了半晌,他扯开话题,笑道:“师尊,再过半个月,青丘山就要现世了,到时候徒儿就要多多依仗您了。”
女音道:“放心吧,别的地方我帮不上你,但在青丘山,我还能动用几分神通。”
巫启心中愈发好奇,忍不住追问:“师尊,您和青丘山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呀?”
女音就此沉默不下去,不再作声。
正在此时,沧澜城忽然骚动起来,穹上传来闷雷般的隆隆声。
一座大如山岳的飞行神舟撞出云层,缓缓降临。
城内的修士生灵抬头仰望,当他们看见飞行神舟的桅杆上,那面随风飘扬的旌旗时,齐齐一惊,脸色微变。
是那位来了。
酒楼中的巫启赶紧收敛气息,将窗户半关,低声道:“他怎么突然到这里来了?”
女音提醒道:“你要心,李观海此人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你的性命又掌握在他的手里,接下来行事务必要谨慎,不能有半分差错。”
巫启点头,神色慎重,“师尊,徒儿记下了。”
高空中,飞行神舟迅速缩,李观海带着厉凝霜一行人从而降。
街道上的人群四散分开,不敢靠近。
堪堪落地,一个穿着暗色长衫的老者便迎了上来,拱手施礼道:“纳伽族尚宏士,见过观海少主。”
纳伽族,坐落于东海,是海族的霸主之一。
眼前的尚宏士,气息雄浑,修为高深,至少也是玄帝强者。
按理一个玄帝境的前辈,不该用这种语气对一个后生晚辈话,他之所以如此,因为纳伽族乃是云卫司的附属势力。
所以他见了李观海,才会如此恭敬客气。
而这座沧澜城,正是纳伽族的管辖地,负责管理这座古城的,就是尚宏士。
尚宏士笑着:“少主远道而来,风尘仆仆,不如到寒舍歇歇脚?”
“有劳了。”
李观海一行人跟着尚宏士,朝城主府走去。
人群中,某个不显眼的角落。
杨婵儿探头探脑,望着李观海远去的背影,声嘀咕:“他怎么到这里来了?难道是来捉狐妖的?”
这段时间,她听了不少有关狐妖的奇闻趣事,知道狐妖长得很漂亮,媚骨成,很多好色之徒都喜欢捉一只狐妖到家里,探讨人生。
难道他也是这么打算的?
城主府,迎客大厅。
李观海挑眉道:“哦?沧澜城近日有狐妖作祟?”
“唉。”尚宏士叹了口气,点头:“是啊,半个月来,已经有许多上界修士和生灵离奇失踪,我也正为此焦头烂额。”
李观海问:“她的修为很高强么?连前辈都束手无策?”
尚宏士摇头,“那狐妖的修为不见得就很高强,但其隐匿行踪的手段实在厉害,我好几次守株待兔,发现了她,却被她狡猾的逃脱了。”
李观海笑道:“狡兔尚且三窟,更何况狡诈奸滑的狐妖呢?”
又聊了一会儿,李观海来到尚宏士精心安排的寝宫,进入内宇宙,开始炼化那片神叶。
三个多月以来,他每都在炼化神叶,除了灵力肉眼可见的增强之外,连阳寿都有了显着的提升。
上一次查看个人性息的时候,他的阳寿还剩2370,如今过去三个月,按理应该少了百八十才对。
可李观海一查,发现阳寿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提升了许多。
从原来的2370,提升到了6000。
这可把李观海高兴坏了,心想这一定是造化神树的功劳。
毕竟造化神树连宇宙万物都能孕育,比盘古还牛,增加阳寿算得了什么?
造化神树栽种在内宇宙中,等于一个移动泉水,无时无刻都在为李观海输送灵力,以及渊博如海的生命力。
从今往后,再也不用为阳寿操心,可以浪起来了。
但也不能太浪,气运之子该杀还得杀,这玩意儿成长速度很快,若任由其猥琐发育下去,定会成为一个麻烦。
等云卫司集齐几件神物,李观海独揽乾坤气运之后,世间再也不会出现气运之子,到那时候,下就太平了。
时光飞逝,日落西山。
入了夜的沧澜城一片静谧,弯月高悬,银辉洒落城中,为古城披上一层朦胧的月辉。
街道上空荡荡的,没有半道人影。
其实以前沧澜城的晚上还是挺热闹的,近日因为狐妖一事闹得人心惶惶,大伙白照常吃喝玩乐,可一到了晚上,就躲进自家被窝里,不敢出门,生怕也被狐妖勾了去。
但总有些没心没肺,不知死活的人半夜喝的烂醉,还在街上撒酒疯。
这不,沧澜城的某条街道上,三个人族修士勾肩搭背,摇摇晃晃地朝街尾走去,边走边些乱七八糟,莫名其妙的话,哈哈笑个不停,时不时还打声酒嗝。
走着走着,忽见街尾拐角处探出一只灯笼,发出黄澄澄的光,明亮却不刺眼。
“看,日出,嗝亮了。”
三人早已喝得魂飞外,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了,见到发光的灯笼,还以为是日出。
灯笼向外延伸,一条白如凝脂的藕臂出现在眼前。
三个人族修士呆站在原地,死死盯着拐角处,只见一个戴着狐面的少女,提着灯笼走出。
她身穿宽大的鲜红衣裳,露出双晶莹,修长的玉腿,赤着纤秀无暇的双足,每一步似乎都踩在三个饶心上。
少女肤嫩胜雪,莹白胜玉,婀娜苗条,柔弱无骨,纤腰娉婷更是不盈一握。
其中一个醉鬼咽了口唾沫,嘿嘿邪笑道:“隆冬时节,东海风猛,这寒地冻的,姑娘衣裳单薄,不怕着凉么?”